第22部分(第2/4 頁)
《讀通鑑論》卷十。。由於劉備一味奉行強權外交,不把盟友放在眼裡,故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一步步走向破裂,最後兩家反目成仇。
建安十六年,孫權曾向劉備提出東吳打算攻打益州,劉備不允,聲稱:“備與(劉)璋託為宗室,冀憑英靈,以匡漢朝”《三國志》卷五十四《魯肅傳》。,“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三國志》卷三十二《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但不久劉備單獨入川攻取益州,孫權聞之,大罵劉備:“猾虜乃敢挾詐。”《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一氣之下,召回其妹。劉備遂放妻回吳,而派張飛、趙雲截江奪回阿斗。這就表明,孫權已不再相信“梟雄”劉備,劉備為了自身的利益,也顧不上秦晉之好了。
裂痕在雙方利益發生矛盾的催化作用下,繼續擴大。建安十九年,劉備定益州,孫權認為,既然劉備已得益州,就應還荊州予孫吳,即派諸葛瑾索討荊州之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聲稱:“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這分明是賴賬,孫權不由憤憤地說:“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虛辭引歲。”同上。由於談判不成,孫權只好訴諸武力,東吳大將呂蒙奉命領兵二萬,奪取三郡。劉備聞之,引兵五萬,從益州下公安,令關羽引兵下益陽,雙方劍拔弩張,眼看就要火併。幸而曹操趁劉備主力東下之機,率兵進入漢中,劉備益州初定,唯恐有失,被迫承認既成事實。結果吳、蜀二國中分荊州,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蜀國反而丟失了戰略要地江夏郡,把荊州南郡暴露給東吳,這就為日後呂蒙襲取江陵敞開了大門。所以廖立批評到,劉備不從張魯手中奪取漢中,“走與吳人爭南三郡,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吏士,無益而還”《三國志》卷四十《廖立傳》。。
襄樊之役與關羽失荊州(5)
孫劉結盟後,雙方矛盾的焦點是荊州的歸屬問題,因為荊州不僅是軍事要衝,蜀國北伐的戰略基地,它對於吳國來說,還是上流門戶,東吳屏障。孫權佔據荊州,就可全據長江與曹操抗衡,故東吳必然用全力來爭。不過,我們分析三國鼎立形成時期的各種偶然和必然因素,都是“人謀”的得失在起決定性作用。因此,某些所謂的歷史必然,例如吳、蜀爭奪荊州的歷史悲劇是否也有可能用“人謀”來消解呢?筆者認為,如果劉備具有戰略眼光,外交上靈活一些,主動歸還荊州南三郡,以延遲吳國對荊州的進攻。吳、蜀矛盾的爆發不至於如此之速,即使爆發也不至於如此之劇,形勢發展可能又是另一番模樣。這一假設有無可能性呢?回答是肯定的。赤壁之戰後,孫權審時度勢,把南郡借給劉備,樹操之敵,自己卻騰出手來鞏固江東。以後僅向劉備討還南三郡,極有分寸。如果劉備也像孫權那樣豁達一些,審時度勢,主動把南三郡還給孫權,孫權則可能與蜀併力北圖曹操,共伐襄陽,如此則曹魏危矣。可惜劉備見不及此,他在攻取益州後,不把盟友放在眼裡,一味奉行強權外交,寸土不讓,以兵戎相爭,終於導致同盟的破裂,促使孫權下決心用武力奪回荊州。
和劉備相比,關羽更是剛愎自用,既不懂政治,也不懂外交。劉備西入蜀,留下關羽鎮守荊州,後來的事實證明,關羽根本沒有執行諸葛亮“結好孫權”的戰略方針,而依仗自己有“絕倫逸群”的武力可以定天下。
對東吳,關羽是驕橫無禮,擅啟釁端,關羽鎮守的江陵與東吳魯肅屯兵的陸口為“鄰界”,“疆場紛錯”,關羽不但不能與近鄰魯肅搞好關係,反而“數生狐疑”,在邊界製造摩擦,幸賴魯肅能識大體,顧大局,“常以歡好撫之”《三國志》卷五十四《魯肅傳》。,事態才未進一步惡化。公元215年,孫權因索討荊州之南三郡不成,“遂置南三郡長吏”,但不料“關羽盡逐之”《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這就激起了東吳將士的敵愾。當時魯肅屯兵益陽和關羽對峙,在約關羽“單刀赴會”中,氣憤地呵責關羽道:“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吾子屬當重任,曾不能明道處分,以義輔時,而負恃弱眾以圖力爭,師曲為老,將何濟濟?”《三國志》卷五十四《魯肅傳》注引《吳書》。可見,力主孫劉聯盟的魯肅到這時也無法容忍了。再如吳主孫權曾遣使為媒,欲求關羽之女為子媳,這無疑是帶政治目的的聯姻活動,無論於公於私,關羽都應允諾,至少也應以禮婉言謝絕,可他不但不允婚,還把孫權臭罵了一頓,這就等於示東吳以斷交。
另據《三國志·關羽傳》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