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頁)
依狹耍�豢梢砸桓鋈嗽諉攔��盍耍��馱諉攔�鬮遙�換叵愀哿恕5�鞘�鱸虜換叵愀郟��稚窬�ト醯�帚俱病N銥床歡月肥�耍�投運�擔骸澳慊叵愀郯傘!薄拔一厝ツ閽趺窗歟俊薄拔液芟不兌桓鋈松�畹模�矣瀉芏嗍亂�觶�蟀咽槲純矗�蟀巖衾治刺��蟀訓�純礎N銥梢砸桓鱸虜懷雒乓徊降摹!彼�擔骸澳憔團鬮一厝ヒ淮巍!幣換乩矗��械娜耍�鮮兜囊埠茫�蝗鮮兜囊埠茫�齦齠妓擔骸澳嚦鍩乩戳耍�嚦鍩乩戳耍 保ù笮Γ┝悍鏌腔固氐馗懍艘桓齪蓯⒋蟮幕隊�幔���俑鏨緇崦�瞬渭櫻�芏噯宋葉疾蝗鮮叮�擔骸盎隊�乩礎!蔽銥悸且幌攏�用攔�乩床壞揭桓鱸攏�嚀�拖窕釹閡謊��糾淬俱駁貌恢�袷裁此頻摹2還���衷誆蝗鮮撬��一乩吹摹O衷詡欽呶飾遙何�裁椿乩矗課宜擔骸拔彝斫誆槐# 保ù笮Γ�
何兆武:興之所至自由讀書(1)
何兆武
1921年生,湖南嶽陽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先後就讀於土木、歷史、中文、外文四系。
1956年至1986年,歷任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
1986年後,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譯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思想錄》、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羅素《西方哲學史》等,著有《歷史理性批判散論》、《歷史與歷史學》、《文化漫談》等,口述《上學記》。
一個人在看魯迅的書,工宣隊把他訓斥了一頓:不要看與運動無關的書。還有一個人看馬克思的《資本論》,結果也是被訓斥了一頓:你不要好高騖遠,你就老老實實地看你的小紅書,好好檢查你的思想。一個研究所,魯迅也不讓看,馬克思也不讓看,我覺得這太荒唐了。
何兆武先生愛笑。一見面我就問:“為什麼不出《上班記》?”他笑道:“還沒寫呢,也不好寫,因為涉及好多事情。”對《上學記》引起那麼大的反響,他也覺得出乎意料。《上學記》為“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寫”,他介紹,文靖是三聯書店的編輯:“原來沒有想到寫書,她找我想了解從前的事情,我們談天,她有興趣了,就成了書。”
我對《上學記》中的大才子王浩甚感興趣,便講了一個從陳之藩先生那兒聽來的故事:有一次,王浩到陳之藩任教的大學演講,時間在下午。午飯後,王浩經過陳之藩的辦公室,一看門牌上寫的是中國人的名字,就敲門進去,自我介紹後,兩個人聊了起來。王浩特別喜歡金庸的武俠小說,陳之藩卻從來不看金庸的小說。王浩說:“我們在海外,這麼寂寞,這麼無聊,沒有金庸小說怎麼過?”陳之藩說:“我不看金庸小說,過得也不寂寞,也不無聊。”兩個人爭了起來,爭完了一看,王浩演講的時間早已過了。何兆武聽了,哈哈大笑,說起這位一生最好的朋友:“王浩一個是天賦好,一個是外在條件好,沒有外在條件也不行。”
談了一會,我覺得何兆武的談話風格太像沈昌文了,便提起沈昌文的趣事。他馬上說:“沈昌文了不起,他學歷不高,但水平高。《讀書》現在不如沈昌文時代辦得好。現在非得都是博士,那也不一定,人家能夠作出貢獻,不一定非得是博士。我覺得應該看水平,看貢獻,就像運動員一樣,看誰跑得快。現在過分重視學歷,我覺得不應該。”
談了半天,何兆武好奇地問我採訪過哪些老先生,然後大發感慨:“五四前後出生的這一代是受了五四的強大影響。”我好奇地問他還有哪些老先生可以採訪,他若有所失:“週一良、鄧廣銘、張岱年都去世了,季羨林、侯仁之身體不大好。”我幾乎問遍了視野所及的學人,他不時品評兩句,突然說:“還有些東西,現在不鼓勵,可是應該搶救,就是關於‘文革’的這一代。再過幾十年,這一代人就不在了,‘文革’就在人們的記憶裡消失了,這太可惜了。我覺得現在就應該搶救。江青沒有留下一個口述歷史,太可惜了,你為她留一個口述歷史,並不意味著你贊成她,就像法官審判一個樣,原告被告都應該申訴自己的意見嘛。”
何兆武笑稱現在不務正業,每天看看書報,偶爾有朋友來聊聊天。愛好也別緻:“電視裡凡是古裝的戲我都不看,覺得敗壞胃口。我看舊的京戲,可劇目太少,翻來覆去都是那幾個戲。聽一下古典音樂,我的理解就到19世紀為止,19世紀以後現代化的東西理解不了,現代音樂我也接受不了。”黃昏時,他送到門口,我說:“下次來就不是採訪,而是聊天。”他哈哈大笑:“聊天最好!”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