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們各方面具有了更強的能力,所以優秀的天地人便成了皇家不二的輔佐者,他們一直默默地為皇家付出著,直到有一天他們才想起為何自己不做皇帝,於是天下大亂,引發了三國時期的種種紛爭。最終被司馬懿這個資質平平的天地人贏得了勝利,成千秋大業,後他的兒子司馬昭經過努力,終於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獲得了皇位成立了晉朝,司馬懿明白,自己的大功不僅僅來自於天地人的本領,更重要的是自己明白了天命不可為,順天而行才獲得成功,但是他愚蠢的孫子卻認為人定勝天。所以引發了後面由天地人的衝突產生的八王之亂。幾十年之後更有了幾位天地人自立的國家,史稱十六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時期。”
朱祁鎮喝了口參茶,看了看被自己的話震驚到的王振與弟弟朱祁鈺,微微一笑繼續講道:“就這樣,中華大地上一直持續著因為天地人的恩怨引發的爭鬥,直到隋朝後期,出了一位空前絕後的天地人,名叫刑文,他帶著自己的門徒幫助李淵父子奪得天下後方才終止,之後邢文要求在歷史上抹去自己的名字,然後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過著看似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其實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與李世民私交甚好,他做到了一個朋友最應該做到的事情,平定各派天地人。最終在他八十歲那年他成功了,一統了天下所有異數門派,然後取名叫做天地人。經過他周密的劃分之後,每個支流都固守己地停止了爭鬥,而天地人中的邢文一脈則稱為中正脈,就是石先生所在的這一脈,寓意為所有天地人的中心,公正的調節所有天地人間的矛盾。天地人就這樣生存下去,他們不管是謹記刑文的教導也好,還是迫於中正一脈強大的勢力也好,總之他們都安分守己的度過剩下的七百餘年,門派之間再無紛爭,最主要的是他們不再關心誰是皇帝誰的天下,也不奢求自己能登基座殿,只是過著悠然見南山的閒暇生活。”朱祁鎮頓了頓略加思索又繼續說道:“元,可謂是自取滅亡,他們信奉鬼巫之術,從而尋找民間各派天地人,因為鬼巫曾說過,只有殺盡天地人,元才可傳千秋流萬代,於是就發生了上千天地人被屠殺的悲劇。天地人憤怒了,但是此時中正一脈的掌門人並沒有像邢文一樣才華橫溢天資過人。他領導不了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天地人,因為凡是逃過這些韃靼人的追殺的天地人,都是此脈的絕頂高人,於是他們決定支援自己所熟悉或者喜歡的起義首領。張士誠,陳友諒,包括我們的太祖,當然支援我們太祖的正是天地人的主脈中正一脈,我們取得了勝利,建立了無比強大的大明朝。但是我們的太祖是個有先見之明的聖君,他立下祖訓每代皇室繼承人都必須熟知天地人的歷史,為的就是防止天地人產生異心奪取我大明江山,他不斷削弱著天地人的力量,包括天地人在朝中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最後劉基(劉伯溫)的失勢。劉基本就是天地人放入朝中的力量,當削弱他們的權力之後,太祖皇帝還在中正一脈位於南京的房子裡寫上了一行字:不得謀天下,不得計皇命,不得幹朝政,違者,滅九族,這一行字,在遷都之日,也派人從南京運到了北京現在他們的住所。中正一脈遵守著太祖皇帝所說的,他們本就不想幹涉朝政,只是那些蒙古蠻子的屠殺才讓他們反抗的,而且大明江山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可是太祖皇帝沒想到,民間卻出了一個天資高於劉基的天地人——姚廣孝。而姚廣孝也正與你我身上的鈴鐺有關係。”說著朱祁鎮拿出了自己懷中的鈴鐺,朱祁鈺也掏出了懷中的一枚比朱祁鎮略小一號的鈴鐺,兩人相視而對。
朱祁鈺拿著鈴鐺,疑惑的看著朱祁鎮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皇兄貴為九五之尊,懷有鈴鐺尚且可以理解,可我不過是庶出的藩王,怎麼能也有一個鈴鐺。”朱祁鎮看著自己的弟弟,他信任自己的弟弟,除了王振以外,他最值得相信的就是這個可愛的郕王,但是正是因為這種信任為今後所發生的事情埋下伏筆了,也引出了下面的一番話。
第六章 九枚鈴鐺
“自然,這個鈴鐺不光朕有你有,實際上還有另外七個,天下共計九個。要說起鈴鐺的由來,那就要先從姚廣孝開始了,他出自吳興姚氏也就是三皇五帝中舜帝的家族,這是一個名門王族,自漢朝起開始興旺至今,但是姚廣孝卻出家當了一個和尚法號道衍。此人少年出家,卻不習佛法,參禪唸經對於他來說都是枉費時間,他拜了一位天地人為師,此人正是龐天一脈的脈主席應真,姚廣孝跟著席應真研究陰陽,兵法,天象等秘術,最終學成但是席應真平生不收徒弟所以他忘了一件大事就是拜帖。何為拜帖,即是向中正一脈遞交自己徒弟的名帖,還有每隔五年的中元節來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