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下士,散財結客,鹹得其歡心。”又載:“太宗為人聰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節下士,時天下已亂,盜賊起,知隋必亡,乃推財養士,結納豪傑。”又載:“時隋祚已終,太宗潛圖義舉,每折節下士,推財養客,群盜大俠,莫不願效死力。”由此可見,李世民在太原還是很吃香的。
劉文靜一向仰慕李世民,自然與他結成了好哥們兒,李世民本來就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哥們兒出事,肯定第一時間來探望。劉文靜見李世民提了一大堆“腦白金”之類的東東進來,心想這小子不怕受牽連,還來看望自己,也是感動不已,說:
“哥們兒,當今天下大亂,如果沒有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劉秀這樣的人物出現,怕是搞不定啊!”
李世民見四周沒人,於是和老劉說起了悄悄話:“老兄,你怎麼就知道沒有這樣的人呢,只是別人沒看出來而已,時局這麼糟糕,今天來探望你,也不是談什麼兒女情長之事。”
“那你想說什麼,難道還談理想、談人生?”
“哪兒跟哪兒呀,是想和你商議國家大事,你有什麼好點子嗎?”
“嗯,有志氣,狂頂!我果然沒看錯人,如今李密已經包圍了洛陽,皇上又跑到江南旅遊去了,阿貓阿狗,都跑出來大鬧天空,走大街上,隨便抓一兩個人,都是造反派,老弟何不利用這個天賜良機?現在晉陽亂哄哄的,煮成了一鍋粥,就缺一個領頭的人,要是有真正的天子橫空出世,運籌帷幄,有天時地利人和,再妥善加以利用,奪取天下,那還不是易於反掌的事?”
劉文靜把奪天下說得跟吹灰一般容易,李世民也是將信將疑,但還是說:“哥哥莫非有什麼錦囊妙計?”
“哈哈,老子在太原當了好幾年官了,對這裡的情況還不瞭解?太原很多百姓,都搬到了晉陽城內,還有天下眾多受苦受難的熱血青年,都逃到這裡,我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英雄豪傑,誰是英雄,誰是狗熊,咱心裡還是有數滴。只要你老爸打起旗子,宣佈起兵,他手下本來已經有幾萬人,再加上鼓動這些人一起來幹,再搞個十萬,也不成問題。如此一來,只要你老爸一聲令下,誰敢不聽?大家都會紛紛響應,然後率軍乘虛直入潼關,攻下長安,再號令天下,不出半年,皇帝位子就可以到手啦!”
李世民心想:有這麼容易?又不是泡MM。但劉文靜臉上的神情似乎告訴他:不信,咱們走著瞧!
李世民笑了笑回道:“哪裡?你說的話,正合我心意,簡直說到咱心坎上去了。”
李世民早就有起兵的想法,一直在結交社會各界人士,遊說他們起來造反,年輕人嘛,就是心氣高好衝動。今天,經劉文靜這麼一挑逗,李世民終於受不了了,下定決心,要大幹一場,可是,成天看老爸玩女人、泡酒吧、打電子遊戲,好像沒一點鬥志,太墮落了,光憑自己去幹,肯定死路一條,只是,該如何去說服老爸呢?李世民向劉文靜問計。
老劉也不含糊,與李世民耳語一陣,直說得李世民牙齒都樂得掉地上了。不過李世民還是有些懷疑,決定自己先親自出馬,說服李淵。
終於,逮到一個絕好的機會。
。。
又來個口氣大的
趁著李淵心情好,周圍沒人,李世民單獨與老爸談起起兵造反一事,不料被李老大劈頭蓋臉,一頓臭罵,並警告他,以後不可對任何人再說起這事。李世民自討沒趣,好是鬱悶,哎,看來與老爸還真是有代溝啊。
怎麼辦?李世民左思右想,又想起一個辦法來——對,就這麼幹,或許這主意不錯。
次日一早,李世民腦子裡蹦出一後生哥來。這小子是誰?他是北齊宰相唐邕的孫子,老爸是戎州刺史唐鑑,這唐鑑,不是與自己老爸一起,在宮中擔任過侍衛嗎?如今他兒子就在晉陽,還在老爸面前提起過,看樣子,老爸也很喜歡他,何不請他出馬?
李世民向來做事的風格就是:只要想好,馬上行動,決不遲延!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就把這位後生哥請到家裡,與父親見面。李淵老遠就見到老同事的兒子來了,也是歡喜,高高興興的迎上前去,笑著打招呼。這後生是誰?他便是唐儉。唐儉此行,也無非是想找個機會,在李淵面前,炫炫自己的口才和本事。
李淵心裡自然清楚唐儉的來意,寒暄幾句後,就直截了當地要他談談對時局的看法,唐儉正愁找不到一個好的演講機會,於是滔滔不絕地說開了:“唐公您老人家日角龍庭,有帝王之相,李氏又和民間傳唱的讖語對得上號,眾望所歸,已非一日,若是唐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