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49年,國民黨軍政人員退踞臺灣,並於5月l9日頒佈了戒嚴令,宣佈臺灣地區處於戰時動員狀況,封閉全省,限制出入境,實行軍事管制。
發展經濟和穩定時局成為當時國民黨在臺灣的首要任務。為此,國民黨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幣制、外匯貿易管制,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等。
陸振宇到了臺灣後沒幾年,臺灣的社會趨漸安寧。過了而立之年的他似乎已經厭倦了軍隊的生活,在他的再三請求下終於退了伍,等待他的是怎樣去謀生。
陸振宇一直以來都對臺灣感到很陌生,這裡除了戰友外,他沒有任何親人。他不能依靠誰,唯一能靠的只有自己。為了使自己能在臺灣生存下去,在臺北東區的一個商業鬧市區,他做起了小生意……賣臺灣奶茶。他沒有怨言,他覺得平淡的生活對他疲乏孤獨的心靈來說是一種慰籍。
一天晚上,鬧市區人群熙熙攘攘,很是熱鬧。
一個小女孩拉著父親她的手;撒著嬌說:“爸爸,給我買杯奶茶;好嗎?”
這名男子身著黑色西服;烏黑髮亮的頭髮被梳得整整齊齊;腳上的皮鞋還閃著油光;顯然一副大老闆的派頭。
見女兒央求;笑著捏了捏女兒的小嘴回道:“好的,我的寶貝女兒,你的嘴真攙。你只要親爸爸一下;爸爸就答應你。”於是男子蹲了下去;把臉朝向小女孩;小女孩輕輕吻了一下這名男子的臉頰。
男子不經意的抬頭一看,突然眼前一亮,原來他收穫到了意外的喜悅:“振宇!是你啊,聽說你也退伍了,在這裡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
陸振宇對這位顧客認識自己感到非常奇怪,足足仔細端詳了他七八分鐘後才認出來,原來眼前這個西裝筆挺的人竟是他剛入伍時認識的老戰友趙小東。陸振宇從沒見過趙小東打扮的這樣闊氣,見到了老戰友,心裡很是激動,說:“小東,是你呀,你也來臺灣了,我還差點沒認出來,真對不起。好久不見了,你還好嗎?”
趙小東來不及回答陸振宇的問候,便開口道:“你怎麼會在這裡賣起奶茶來呢?為什麼不去開創大事業啊,在這裡賣奶茶賣一輩子都沒什麼出息的。我啊,退伍之後當了拳擊教練,幾年過來,掙了點小錢,現在自己開了一個館子。”趙小東順便問一下:“現在我那裡還要請教練,不如你來當,咱兩戰友一起拼吧。”
鑑於趙小東如此盛情,陸振宇雖然不太願意,但當著他的面不好意思拒絕,便回答:“好的,我考慮一下。”
過後,陸振宇想起了趙小東的這番話,恍然大悟:對!我不能永遠賣奶茶。我要有我自己的事業,我要拿出我的軍人本色,我要出人頭地,絕對不能讓別人瞧不起!我要在臺灣幹出一番大事業,到那時與玉華團聚,她一定會為我感到驕傲的!
陸振宇退伍後,在臺北郊區農舍租了間不足十平方米的房子。房子很是破舊,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古式民居,進入房間,就只見一張床,一張木桌子,連條椅子都沒有,還時常有老鼠出沒。
此時的陸振宇從鬧市收了攤,累了一天了,回家後就往床上一倒,但他沒有睡著,因為他又想起了愛人劉玉華,想劉玉華是陸振宇每天必做的“功課”。只要在閒暇時間,與劉玉華一起快樂的日子就會自然而然的浮現在眼前。
來臺灣後,他一直沒有放棄過聯絡劉玉華的努力:曾試圖派人傳口信回大陸,甚至在臺北的大街上貼海報,希望有人會認識她,知道她的下落。。。。。。
感動你我《兩岸情結》(9)
在50年代,臺灣急需發展的幾大行業,是紡織、水泥、塑膠等工業。
陸振宇不願再賣奶茶,他覺得說得趙小東的那番話很有道理,但他並沒有考慮去給趙小東當拳擊教練,他想自己創業,但他不得不面對兩個難題:創業的經驗和資金。
三十多歲的他,在一家茶葉店裡當上了小工。聰明的陸振宇,除了完成自己送茶葉的本職工作以外,處處留心老闆經營茶葉店的竅門,學習做生意的本領。第二年,他覺得自己有把握做好茶葉店的生意了,就請求趙小東借了些錢做本錢,自己在臺北開了家小小的茶葉店。
茶葉店新開,營業上就碰到了困難。原來,城裡的居民都有自己熟識的茶葉店,而那些茶葉店也總是緊緊地拴住這些老主顧。陸振宇的茶葉店一天到晚冷冷清清,沒有人上門。陸振宇只好一家家地走訪附近的居民,好不容易,才說動一些住戶同意試用他的茶葉。為了開啟銷路,陸振宇努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