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頁)
接受。而比較鬱悶的就是嚴楓了。這場比賽他最終都是在潛補席裡度過的。後面的幾次換人時,嚴楓都以為老斯在防守壓力下會換上自己。可最後一個名額用完時都沒有叫到他。這讓他很失落。
這也讓他明白了,在涉黑涉賭這事沒能查清楚之前,球隊可能會一直把他在按在板凳上的。估計這就是球隊對他涉嫌打架並沒有告訴球隊的懲罰。
想明白這些後,嚴楓除了鬱悶卻沒有辦法改變。想不出辦法,嚴楓就不去想了。他把注意力再次放到了這場比賽中來。雖然他沒有上場,但在場邊認真觀看下也不是沒有收穫。
從比賽中,嚴楓就隱隱覺得一些情況給他帶來了觸動。賽後,仔細回想後,嚴楓就明白是什麼觸動了,併為此心情也好了不少。
其實這場比賽給他觸動最深的就是特謝拉,他的突破讓富力的後衛疲於奔命。而特謝拉的突破成功率很高,讓嚴楓很是吃驚。在吃驚之餘,他也在腦海裡不斷地分析特謝拉的過人並一一與自己腦中的理念相映襯。最後,嚴楓發現,特謝拉的過人符合了內控球和方向上的最優選擇(即前後腳站位的強弱方向)。
而嚴楓再想到隊友扎哈維時,也同樣發現扎哈維也是這樣的情況。這樣一來,嚴楓就堅信自己之前的那些足球理念了。
雖然是這麼想,但嚴楓還是覺得今天的觸動應該不止這些才對。嚴楓開始不斷地回想,一幕幕雙方的攻防畫面閃過。但一幅幅突破成功的畫面重疊在一起後,嚴楓終於知道自己真正被觸動的是什麼了。
“原來,自己想到的前後腳站位方向選擇法是錯誤的!”
沒錯。嚴楓終於發現自己之前想到的前後腳站位方向選擇法是不靠譜的。為什麼?因為在比賽中,防守人往往是跑動的,雙腳是一前一後不斷變化的。這種情況,在激烈的比賽中,哪個帶球人能看清楚哪個腳才是真正的一前一後?怎麼判斷重心?
發現了這個謬論後,嚴楓並沒有不開心,反而更高興了。因為他發現了另一個更簡單更直接的過人方向選擇法:強弱側方向法。
強弱側方向法。強側就是防守人正面的這一方向,弱側就是防空人後背的方向。由於在比賽中,絕大部分的防空人在面對進攻時,不是雙腳平行,也不是身體正面面對進攻球員的。而是身體呈側身狀的。
那麼防守人在面對進攻球員時,他身體正面的方向就是強側,如果選擇這個方法突破,很容易被斷掉的。就算第一下沒能攔到球,也會演變成,攻防兩方拼速度。
而防守人後背對著的一邊就是防守弱側。進攻人選擇這邊突破,防守人不但伸腳的距離不夠,而且尤其轉身的時間比較長,很難跟進攻人形成拼速度。這樣一來,進攻人就會得到更有利的突破優勢。
看對手的上半身來判斷防守的強弱側比看腳要簡單很多。再激烈的比賽,只要瞄一眼對手,就知道對方哪邊是強側,哪邊是弱側了。
選擇弱側突破,雖然沒法百分之一百成功,但在雙方能力接近的情況下卻是對進攻者有更大的優勢,能提高進攻者很大的突破成功率。像這場比賽裡,謝特拉無一不是選擇了富力後衛的弱側進行突破。這就難怪他的突破成功率那麼高了。
想到強弱側這一點,嚴楓很高興。但令他更興奮的是,他終於徹底明白了假動作的作用和必要性了。
在嚴楓看來,假動作的作用就是兩個:
一,往強側做假動作,讓防守人保持住當前的強弱側方向,使得自己可以從容地從弱側突破。
二,往弱側做假動作,改變對手的強弱側方向,從而讓弱側出現在自己想要的方向上。這種情況,一般主要是在邊路上,對方有人協防,而強側剛好在邊線這邊。這等於是邊路這邊難以突破,而往中間的那邊有人協防,同樣不是突破的機會。這種情況下,一般只能是把球回給隊友。若一定要突破,那麼最好就是用假動作往弱側那邊晃,讓當面防守人把強側給調過來,使得邊路這邊變成弱側。接下來,再從邊路突破的話,成功率會更高,而對手的協防人也容易補過來。
想到通這些後,嚴楓沒法上場的沮喪就全消失了。他突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感謝教練這場比賽讓自己坐在場邊看球了?
如果他今天在上面踢球,在那種激烈的對抗環境下,還能觀察這些並思慮這麼多,那他估計自己就能跟愛因斯坦比智商了。
最後,嚴楓只能是感慨:有得必有失,有失也有得,一失一得之間往往相互交織著。(未完待續。)
第九十六章 再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