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花一分錢,都三思而後行。阿里巴巴最窮的時候,打車我們不打桑塔那,只打夏利,我們能每公里省兩元錢,因為知道錢太重要了。另外,錢是風險投資者給的,我必須為他們負責,自己的錢想如何花就怎麼花,別人的錢就得仔細考慮。
——馬雲2002年接受劉採訪時的話
背景分析
馬雲的“無招勝有招”也是一種獨特的理念,比如,馬雲就認為,最好的高科技就是傻瓜。馬雲一再強調,阿里巴巴是商業公司,網際網路是工具,阿里巴巴不是網際網路公司,如果發現比網際網路更好的工具,那麼他可能不用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是解決市場的一個手段,它不是目的。
行動指南
換個角度看問題,你也能無招勝有招。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月21日 拼命奮鬥的動力是什麼?
奮鬥的動力是什麼?不是財富。我是商業公司,對錢很喜歡,但我用不了,我不攢錢,我沒有多少錢。從大的方面說,我真的就想做一家大的世界級公司,我看到中國沒有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於是我就想做一家。
如果我早生10年,或是晚生10年,那麼我都不會有網際網路這個機會,是時代給我這個機會。在製造業時代,在電子工業時代,中國或多或少都錯過了一些機會,而資訊時代中國人有機會,我們剛巧碰到這個機會,我一定要做,不管別人如何說,我都要做下去。我覺得中國可以有進入500強的企業,我們學得快,在這個過程中,勇者勝,智者勝。
從小的方面說,既然出來了,那麼就得做下去。89元的工資我也拿過,再過10年,可能我連平均生活水平都達不到。我不喜歡玩兒,有人為了權力,有人為了錢,但我沒有這種心態。說實話,為自己,為這個國家,為這個產業,一個偉大的將軍,不是體現在衝鋒陷陣的時候,而是體現在撤退的時候。網路不行的時候我真正體會到了如何做企業,2000年以前,我沒有做企業的感覺,而現在我覺得自己是在做企業,而不是做生意。
——馬雲2002年接受劉採訪時的話
背景分析
2000年可能是馬雲心理狀態的一個轉折點,他說,2000年以前,只有做生意的感覺,2000年以後,找到了做企業的感覺。這其中的變化,就源自於驅動他前進的動力不再是錢,而是一種理念。2002年的時候,馬雲的心理狀態又有了新的變化,他開始體會到大時代的變遷,在工業製造時代、電子工業時代,中國沒有抓住機會,而前所未有的網際網路時代則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行動指南
希望越大,責任就越大,動力也越大。小蝦米一定要有個鯊魚夢。
1月22日 騙子、瘋子、傻子
被看做騙子的時候也是有的——我們剛好可能是中國最早做網際網路的,1995年中國還沒有聯通網際網路時,我們已經開始成立一家公司做了。人家覺得你在講述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而且我自己學的不是計算機,我對電腦幾乎是不懂的,所以一個不懂電腦的人告訴別人,有著這麼一個神秘的網路,大家聽暈了,我也說瘋了。最後有些人認為我是個騙子。我記得第一次上中央電視臺是1995年,有個編導跟一個記者說,這個人看上去就不像是一個好人!
那時候我在拼命地推廣網際網路,在最瘋狂的時候大家開始“燒錢”。別人一定會認為:做電子商務的人只會燒錢,不會幹事,所以那時候被當做瘋子。
現在是傻子——這兩年你看我們非常執著,我們在做這個公司的時候,是不在乎別人怎麼看的。我永遠只在乎我的客戶怎麼看,只在乎我的員工怎麼看,其他人講的我都不聽。所以人家說你這個人特傻,人家都轉型了,你為什麼不轉型!
——馬雲2003年接受《財富人生》節目的訪談
背景分析
2003年左右,對馬雲的形容又有了一個新詞彙——三子登科,這源於馬雲的自我形容:8年前開始做這個商務網站的時候,別人那會兒說你是騙子;5年前拼命燒錢的時候,是瘋子;現在如果還在做這個電子商務網,那是傻子。
這似乎正好是馬雲創業歷程的三部曲,騙子—瘋子—傻子,看起來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角色,但是,貫穿下來,有一點是沒變的,那就是馬雲的目標:讓商人透過阿里巴巴做生意。正如王石回答“為什麼要登山”一樣,他說:“因為山在那兒。”
行動指南
創業路上有否當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