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第四,淮青魚如果都進貢到秦檜一家去了,那麼可見天下奉一人奉的不是皇帝,而是權臣,可得讓陛下提防著點奸臣篡權。
而現在皇后一看原來是幾條大草魚,不但消除了所有的不滿、懷疑,還認為秦檜一家生活清貧,沒見過什麼世面,才會搞出這種烏龍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田文鏡治水
清雍正時期的河南總督田文鏡是一個肯下苦功、幹實事的好官,在他的任上,也確實幹出了不少的政績。
那時候,黃河開封段經常氾濫,但因為資金缺乏,前任官員往往只是用一些草袋、木料來加固河堤,小的水災還能應付,而一碰上大的洪峰一準就會垮下來。久而久之,治河成了歷任河南總督最為頭疼的問題。
田文鏡上任時,一場洪水剛剛消退。站在黃河旁邊的一個高坡上,看到滿目瘡痍;回到開封省城,面對滿大街的災民,田文鏡暗下決心,一定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一頑疾。
決心容易下,實際做起來就難了。田文鏡召集官員們開會,沒人願意發言。事情明擺著,沒錢!治理黃河的大頭資金向來都是由戶部統一安排和調配,再分撥到沿河各省。可如今國庫都被官員們借空了,所謂的撥款就都只能是賬面上的數字,實際到達各省財政的,不到十分之一。而且就這十分之一也常常被挪作它用,甚至不翼而飛。所以說河要治,首先得吏治,官清了,才能海晏河清。
可吏治這篇文章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好的,每年的汛期可不跟你打商量。要治河,再去和戶部扯皮是沒用的,只能誤事,看來只能指望本省財政自籌這一塊了。
可河南布政使站起來一拱手,也還是那句話——沒錢!
明面上的理由是因為朝廷興兵,年羹堯二十萬大軍征伐青海羅布藏丹增,河南是重要的後勤供應和轉運基地。實際上,田文鏡心裡清楚,這位布政使大人是八王爺的門人,國庫通黨庫,是那個權勢顯赫、勢力龐大的“八爺黨”重要的一口錢袋子。另一方面,多數河南官員又怎麼不打本省藩庫的主意?早就將它蛀空了。
朝廷的吏治田文鏡有心無力,可河南的吏治自己卻還是有權力整治的。田文鏡下令,所有在藩庫借款的官員,一律按照雍正皇帝諭旨,限期補上虧空。一時間,河南通省官員哭爹叫娘,有說情的,有訴苦的,有告饒的,有抗法的,有耍賴的……但田文鏡一個都不寬恕,一個都不通融,幾個月後,河南藩庫逐漸充盈起來。
田文鏡的第二個政策是“樂捐”:所有河南富戶,按實力大小自願向政府捐款修河。不自願?衙門有的是辦法讓你自願,俗話說“窮不跟富鬥,富不跟官鬥”,再說了,平時這幫人怎麼發起來的,還不是傍著官府做生意。官商官商,沒有官員的撐腰,你還能做成什麼生意?因此,富戶們也都紛紛“樂捐”,這樣,治河的資金終於湊齊了。
田文鏡召集民工,用了一個冬天的時間,將原來草木建成的河堤全都換成了大條石,哪怕是百年一遇的洪峰也足以抵擋了。
這當然是大功。可是那些被他觸動了利益的人,都是和京城裡的大佬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的,他們紛紛向上面告狀。京城裡以八王爺為首,許多官員一起向朝廷上書,彈劾田文鏡。
官司打到皇帝那裡。雍正皇帝剛毅明斷,做阿哥時也曾經到河南實地考察過吏治民情,對於當地的情況並不陌生。但攻訐田文鏡的奏章往往寫得團花簇錦,文理清晰、言辭鋒利,而且攻擊的也並非修河的本身,而是彈劾田文鏡借修河為名,行橫徵暴斂之實,並且私動河南藩庫,已經影響到年大將軍征伐青海的戰事了。
說的人多了,雍正皇帝也被忽悠住了。尤其是影響青海戰事一條讓他坐不住了,雍正登基的爭議性很大,朝局不穩,人心不服,底下八爺黨的政治勢力正在尋機而動,他迫切需要一份赫赫武功來鎮住朝局,鎮住反對勢力,這是當前頭等大事。
而田文鏡對這些風雲變幻的政治卻一無所知,他滿心以為,自己只要當個好官、清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行了,皇上是位明君,自然會對他有所鼓勵和褒獎,甚至還會以他為榜樣,在全國加快追補虧空、整頓吏治、推行新政的行動。
可令他意外的是,聖旨下來,對他不是褒獎,而是嚴詞切責。幸虧雍正皇帝自詡為孤臣出身,對於清直孤傲的田文鏡向來就很欣賞,並沒有立即對他進行懲處,而是給了他一個機會,命他立即明白回奏。
田文鏡跪聽完旨意,驚出了一身冷汗。沒想到事情竟然被扭曲到了這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