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
這一年,機載火控雷達專家倪潤峰入主長虹,多年後此人發動國內彩電內戰,被稱為“價格屠夫”。內耗後,包括長虹在內,元氣大傷的中國彩電業,在與國外品牌抗爭中一敗塗地。倪潤峰家鄉山東,張瑞敏任職青島電冰箱總廠(海爾前身)廠長。上任伊始,他做出驚世之舉:召集全廠職工把76臺不合格的電冰箱全部砸毀,三年以後,海爾捧回了中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
北京,中科院下海一年的科技工作者柳傳志出現在IBM公司PC代理商的招標會上,坐在最後一排的他表現得誠惶誠恐。
1985:中國有了“萬元戶”(11)
這一年,產品生產原料緊張。周耀庭去政府部門爭取指標,回答是“因為你們是鄉鎮企業,不可能給一公斤棉紗。”周耀庭爭辯說,國營企業是老大哥,我們鄉鎮企業是小弟弟,小弟弟向老大哥學習,能不能讓紡織公司給我們一點兒棉紗?部門幹部回答:“你鄉鎮企業是小弟弟嗎?稱不上。”20年後,對著中央電視臺的鏡頭,周耀庭感慨地說:“國營企業是老大哥,鄉鎮企業不是小弟弟,鄉鎮企業是私生子。那時候,我們鄉鎮企業得到的是私生子的待遇。”但是,這一年,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在集體、鄉鎮、三資的名義下,已經“猶抱琵琶半遮面”……
年度延伸人物:翟氏夫婦
如果把經濟改革看成是“一個人的戰爭”,那是對個人英雄主義一廂情願的崇拜,很難取勝。在改革程序中,總有一些色彩讓人眼前一亮,如財富榜上的“夫妻檔”。他們因珠聯璧合而在馳騁商場時所向披靡。翟美卿、劉志強夫婦,就上演了一幕“夫妻雙雙創財富”的傳奇故事。
1985年,翟美卿放棄鐵飯碗,千里走單騎,獨自一人經歷了個體戶的酸甜苦辣。直到1990年,賣過衣服、傢俱的翟美卿,賺得100萬。憑藉原始積累,她先後在廣州和北京辦了沙發廠和床墊生產廠,產品也風靡全國。
如果硬要給翟美卿的事業劃一個分水嶺,1990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年頭。1990年,翟美卿與他的丈夫劉志強在深圳創立了“金海馬傢俱商場”。這正是香江集團的前身。翟氏夫婦創造了獨特的“倉儲式傢俱銷售模式”。正如翟美卿自己所說,“開商場第一年我就探索出一套管理辦法,搞倉儲式經營、連鎖模式,然後自己設計財務管理集中制、設立審計部,搞人力資源管理,寫出了詳細的出納、採購、業務各方面的控制流程。”若干年後,這在廣州商界頗受爭議的商業模式,翟美卿竟在國外的管理書籍上看到了。
儘管商業模式前景可觀,但企業的生存遠遠不等價於一個良好的商業模式。政策、市場的成熟度等諸多因素,將會衝擊商業模式所帶來的便利。在90年代初,民營企業的生存仍然步履維艱,翟美卿夫婦頑強地在“自生自滅”的政策挖掘希望的空間。翟美卿感慨萬千,“做私營企業遇到的困難是一言難盡……我們率先打破行規,只取20%的毛利,與百貨業差不多,這就衝擊了同行。我們每開一個店,就有人寫匿名信告狀。有人說早期的民營企業像野生動物,自生自滅。我們自己不得不適應環境,走過了許多面臨生死存亡的關口。”
以良好的運作模式為載體,以“最低的價格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打動消費者的,再加上對環境良好的適應力,不到兩年時間,金海馬家傢俱商場擴大為8家,佔據深圳傢俱市場的半壁江山。隨後,上海又有了翟美卿夫婦的4家倉儲式銷售大型商場,在傢俱業颳起了“金海馬旋風”。
1992年,*同志讓改革的破冰之旅更加徹底,翟氏夫婦抓住良機,迅速向廣州、天津、武漢等大城市輻射,經營內容也從傢俱擴充套件到家居。3年後,金海馬的門店已經遍佈幾十個大中城市,並擁有了金海馬和香江傢俬兩個知名品牌,它自己的製造基地也擁有內地同行中最大的供應能力。
2000年成為翟氏夫婦的又一個臨界點。不安分的翟氏夫婦,不願固守在家居連鎖經營,踏上了向多元化進軍的征程。也是在這一年,翟美卿去美國Tulane大學學習EMBA歸來。經驗並不稀奇,理論也不神秘。可怕的是,一旦豐富的經驗與先進的理論,找到契合的時機,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將有巨大的爆發力。2000年,香江集團涉足房地產領域,定位於“高起點、高投入”,瞄準高檔住宅產業,先後開發錦繡香江花園、廣園東錦繡香江等專案,成為房地產界的黑馬。
以家居流通和房地產作為支撐,香江也開始向商貿領域進軍。迄今為止,香江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