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經濟界的專家人士討論求教。對於國家宏觀經濟的狀況研究多了,想問題才能更加深刻。〃
※BOOK。※虹※橋書※吧※
第42節:鵪鶉蛋孵出民生銀行(6)
〃事事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無論是在企業界、學界還是政界,與其說劉永好交了很多朋友,不如說劉永好認識了許多老師。一向謙虛謹慎的他將眾多智囊納入他的〃知識庫〃,隨時需要,信手拈來。所以,不是一個劉永好在治理企業,而是中國各個領域最優秀的專家在幫助他治理企業。
參股民生銀行
1993年,劉永好與41位政協委員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營企業家投資、主要為民營企業服務的銀行。這促成了兩年後中國民生銀行的成立。
1996年1月12日,中國民生銀行在北京正式掛牌,經叔平任董事長,劉永好為副董事長。1999年5月起,劉永好用了一年的時間,動用資金1。86億元,完成了對民生銀行一些股份的收購,持股量達到1。38億股,成為佔股比9。99%的第一大股東。與他同臺競爭的是東方集團張宏偉、萬向集團魯冠球,以及萬通集團馮侖。
關於民生銀行,其實還有一段趣話。當年劉氏兄弟創業的時候,銀行連1000塊錢都不肯貸給他們。於是有人戲言,〃君子報仇,十年不晚〃,10年之後,劉永好就要搗騰出一個民營銀行和國有銀行搶飯碗。當然,這只是說笑。但是,劉永好後來去瑞士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跟世界500強的企業討論的時候,有一位企業家給了劉永好一個忠告:一定要注意,銀行的錢不好用,銀行就是在你不缺錢的時候給你錢,最缺錢的時候使勁把你往崖下推的那個人。劉永好當時的感覺是〃於我心有慼慼焉〃。實際上,就連自己佔大股的民生銀行,劉永好也沒有貸過一分錢的款。
資源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去運用,這是無形的浪費。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為所欲為,那又成了冒險。審時度勢,正確地運用手中的資源,這才是最英明的人應該做的事。對於劉永好來說,左手握著政治資源,右手捏著企業資源,不該做的事情,他一件都不做,該做的事情,再困難也要做下去,這才是中國企業界最缺乏的〃大智慧〃。
二十年屹立不倒之原因
和我同期的企業倖存的不多了
劉永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劉永好沒有正面回答,顧左右而言他,說了下邊這段耐人尋味的話:
〃80年代中期,我就開始出席一些國內企業家的活動。到了90年代出席這些活動時,已經有了一些變化。現在再出席企業家們的活動,變化就非常大了。是什麼呢?原來跟我們一起開會的朋友越來越少了。到哪裡去了呢?有很多原因,有的不幹了,有的去世了,有的倒閉了,有的被抓了。現在看看在一起開會的企業家,原來的已經不多了。前幾天,我見到萬向集團的魯冠球,我非常尊敬他,也很佩服他,他見到我也非常地高興。他比我們還要早,腳踏實地從鄉鎮企業做起,後來轉為民營,現在他們的企業在管理和技術方面已經非常專業化。我們聊了半天,也感慨了半天,我們兩個人非常有同感:我們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企業家,不多了……
〃做企業,就好像綜藝節目中的孤島生存遊戲。有些人怕吃苦,倒下去了;有些人在獨木舟上行走,沒有踩好,倒下去了;有些人關鍵時候跑不動,被老虎、獅子吃了。總之,競爭就是這樣的,適者生存的遊戲規則是明確的,所以應該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倒下去也沒有什麼可惜,因為他知道自己堅持不了。現實社會中有很多例子,從獨木舟上翻下去,下去了就是下去了,要再翻過來非常地難。〃
欲速則不達
劉永好認為自己還不算是成功。那麼,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比較成功呢?
〃成功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有很多企業都說,我們要在多少年內達到世界500強,我聽到很多這樣的話。在15年前、10年前、5年前,我都聽到過這樣的話。可是,現在說這句話的企業都已經沒有了。越是要達到世界500強,倒下去的速度就會越快,你朝著這個目標不是腳踏實地去做的話,往往就奠定了失敗的基礎,失敗的可能性就會更大。畢竟,你在進步的時候,別人也在進步。
▲BOOK。▲虹橋▲書吧▲
第43節:鵪鶉蛋孵出民生銀行(7)
〃1995年開政協會議,我們被邀請到一位大老闆那裡去,他給我們指點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