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的走廊刷油漆,每小時6美元。我立刻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並且驕傲地告訴了我的太太。
第二天,我和太太先把要刷的牆和房頂洗淨擦乾,然後地上鋪滿報紙,將油漆倒在一個大盆裡,用油磙子蘸勻油漆,然後依次在牆上滾,和我在國內看到用刷子刷油漆相比,這種幹法不僅快而且輕鬆。
但在油房頂時則遇到了麻煩,我爬上梯子,感到兩隻腳在抖,抬起頭更覺陣陣頭暈,或許我有恐高症吧。虧得太太能幹,她捲起袖子,輕快地爬上梯子,舉起雙手,像個合格的壯工,熟練地舞動起油磙子,眼看著房頂的進度在一尺一尺的前進,我則拼命刷著兩旁的牆,這種互補的分工,大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第二天醒來,我渾身像散了架子一樣痠疼。太太最感頭疼的是那油滴常常從房頂上落下來,掉在衣服或頭髮上,所以今天她全身披掛,頭頂一個大草帽,雙腳穩穩地蹬在梯子上,揮動著一根長長的油磙子,幹起活來頗有俠女的氣勢,結果吸引很多外國人的眼球。我看見一個美國小男孩,拉了拉他母親的衣襟說:“Look! That lady so cool!”(瞧!那女人真酷!)
我自然也不甘落後,穿了一身破舊的牛仔衣褲,加上幾天沒刮鬍子,當我有力地推那油磙子時,感到自己很爺們兒,頗有點美國西部牛仔的味道。結果引來了一位穿花衣服的美國男人,他對我十分熱情,給我送水遞毛巾。後來發現他從不理睬我的夫人,卻頻頻向我獻媚,才警覺到他可能是個“gay”(同性戀者)。
畢竟我們都有過“土插隊”的經歷,所以不到一星期,我們就油完了整個一條走廊,韓國朋友驗完活後,非常滿意,當即給我們開了一張幾百美元的支票。
在美國的故事講不完,雖然我有過很多的成功,但我最不能忘懷的依然是奮鬥的過程。很多人以為,到了美國就是到了天堂,其實是完全的錯誤。在美國,要維持高消費的生活,支付昂貴的學費,承受緊張的工作競爭壓力,沒有奮鬥的拼搏精神是很難站住腳的。在美國,我只待了幾年,但在我的人生歷程中不僅留下了輝煌,也留下了艱辛,我喜歡把自己這段生活稱之為“洋插隊”,與我的“土插隊”相比,雖然生活條件有了天壤之別,但同樣需要付出,需要不懈的努力,需要面對各種壓力。當然,也同樣可以得到很多生活的快樂。
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我的兩段生活正好折射了我們國家的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生活在這一時代的人是不容易的,應該說活得很累,但只要我們能不懈的努力,把握自己,我們依然能快樂的生活。我們的國家經歷過災難,我們的共和國走過很多彎路,但我們畢竟從荊棘和泥潭中走了出來,現在,我們的國家正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有,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也一定會越過越好。
。。
嘹亮的早晨… 一位“老三屆”詩人的30年(1)
嘹亮的早晨
…… 一位“老三屆”詩人的30年
桂興華
作者簡介:桂興華,男,1948年生於上海。1991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上海師範大學、上海電視大學兼職教授,上海浦東新區第一、第二、第三屆政協委員,國家一級編劇,現在上海文廣影視集團劇本徵集辦公室工作。上世紀80年代創作了大量散文詩,出版了《新年酒吧》《紅豆咖啡廳》《美人泉》《長長的街》等,並主編了《散文詩的新生代》。1993年開始又創作了一系列題材重大的政治抒情長詩。代表作有:《跨世紀的毛澤東》《*之歌》《中國豪情》《祝福浦東》《永遠的陽光》《青春宣言》《智慧的種子……張江抒懷》《又一次起航……寫給終身學習的人們》等。2006年彙編成《激情大時代》。2008年出版《城市的心跳》。
沒有信仰的生命只會令世人嘲笑。糾纏於個人的恩恩怨怨是多麼渺小。來到這個世界,怕就怕沒有樹起理想的航標!我們是一片不沉的熱土,人生的每一個腳印,都在寫著實驗報告!看就看我們翔實的初稿,是不是在認真起草?
歲月的臉有千萬個側面,每一張剪影都令我刻骨銘心。 我多麼想,多麼想把一頁頁日曆串成世上最大的花環,送給我親愛的祖國。特別有神的每一天都像爭先恐後的花,每一朵都盛開著特殊的夢境。此刻啊此刻,我才攝出了季節中的季節和共同的背景,所有的中國人都屬於一個美妙的組合啊,才有了無數不知名的生動,才醉了越來越豐盈的記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