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頁)
把福嬸叫來。
福嬸道:“回小少爺,一般都是送些紅糖和雞蛋。”
秦勉想了想,說道:“準備二斤紅糖、二斤雞蛋和六斤紅棗。”
“是。”
近晌午時,小喜來報喜,衛氏生了個女兒,洗三禮定在初三。小喜轉達雷大強的意思,讓雷鐵、雷向仁、雷向義和雷向禮去親戚家送喜信,每人負責幾家。
雷鐵只給了小喜兩個字:不去。
小喜不敢多說一句話,快速離開。
正月初二,秦勉和雷鐵到鄧家村拜年。
自從去年春天鄧家人來家裡賞花後,秦勉和雷鐵沒有再邀請鄧家的人去家裡玩,只是每到果期派人送些水果過去。
鄧大舅和鄧而就都是聰明人,猜到家裡有些人給秦勉和雷鐵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後來去了幾次雷鐵家,都沒有帶媳婦、兒媳婦、孫子和孫女。他們也沒有因此怪罪雷鐵和秦勉,雷鐵和秦勉能記掛著時不時地給他們送些新鮮水果已經很難的。雙方就和一般親戚那樣來往反而更自在些。
等老爺子和鄧老太太享受的是特殊待遇。秦勉和雷鐵逢年過節都會給他們送豐厚的節禮。雷鐵對老爺子和老太太是發自內心地敬重,秦勉則因雷鐵的敬重而敬重。
正月初三,雷家小丫洗三。
一大早,秦勉讓福嬸把二斤紅糖、二斤雞蛋和六斤紅棗送過去。快晌午時,他和雷鐵才過去吃午飯,得知雷家小丫的名字叫雷雅晴,名字是衛氏起的,小名叫晴晴。
洗三禮是要添盆的,可以添銅板、金銀錁子,也可以添金票銀票,還可以添桂圓、紅棗、花生栗子等喜果。連雷向仁和趙氏都添了一把銅錢,雷大強對秦勉和雷鐵送的洗三禮十分不滿,不時用此人的目光掃他們一眼。杜氏更是尖酸的話說個不停。
秦勉和雷鐵在不著痕跡地疏遠和老宅的關係,自然不會把他們的態度放在心上,坐在宴席上,只意思地吃了兩口菜就找藉口離開。
幾天後,村裡興起一股流言,大意就是說雷鐵發達了就忘了父母的養育恩。不用打聽就知道這流言是雷大強、杜氏、雷向仁和趙氏四人中的某個人傳出去的。衛氏是聰明人,可能性不大。可能性最大的是杜氏和雷大強。
雷鐵沉默寡言,平常連話都懶得說,當然不可能去和那些閒聊八卦的村民們去爭辯。但他媳婦可不是好欺負的——立即召集所有下人,讓他們把當年杜氏和雷大強的所作所為好好地宣傳一遍,順便把杜氏曾對衛氏做過的事也宣揚出去。
都是一個村的,誰不知道誰,更何況,在加工園上工的村民不在少數。輿論很快偏向雷鐵。青山村裡,杜氏和雷大強這對後孃和後爹再次成為風雲人物。
孫大能家很不幸地受到輕微的波及。孫大能就是孫玉的爹。他媳婦秀蘭嬸子起得夠嗆,如果不是知道雷向禮和雷大強確實是分家了,她絕對不會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雷大強家。秀蘭嬸子暗中和雷向禮見了一面,讓他出了正月趕緊解決房子的事,這樣,等孫玉和他成親後就不必還住在老宅裡。
在秦勉的推波助瀾下,這次的風波尤其猛烈,一連幾天杜氏和雷大強都不敢在村裡閒逛,連去親戚家拜年也是趁著天才矇矇亮時出發。
正月初七,秦勉和雷鐵踏上前往青天府的旅途。他們將在青天府過元宵節。聽說,府城的元宵節尤其熱鬧,吃的,用的,玩的,只有想不到,就沒有什麼是沒有的。雷秦樂、雷秦順、雷秦忠、雷秦理和雷秦信五人隨行。
因是提前出發,時間很充裕,一路上馬車跑的不疾不徐。雷秦樂五人換著駕馬車,秦勉和雷鐵只需要舒舒服服地坐在馬車裡。
正月裡,官道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都不少。行人都穿著喜慶的新衣服,車輛上也掛著象徵吉祥的紅布條,路邊不時看到一些爆炸的爆竹碎屑。年味濃郁。
馬車跑了四天,抵達青天府。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可想而知,想在客棧投宿怕是不易。秦勉乾脆放棄尋找客棧,讓雷秦樂和雷秦理去找了一棟民宅,租下一套院子。
到了元宵節著玩,青天府模樣大變。屋宇廊簷下,彩色的旗幟飄飄蕩蕩,大紅的燈籠高高懸掛,延續到街道盡頭,遠望去就像是兩條火紅的長龍。街道兩側,賣糖人的,賣湯麵的,賣燒烤的,賣麻辣燙的,賣花燈的,猜字謎的,套圈的,玩雜技的,還有路邊攤說書的,卜卦測字的……好不熱鬧。前呼後擁的富家公子,溫馨和睦的一家三口……無不面帶笑容,行人如織,人頭攢動。
這還是秦勉第一次見識到古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