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頁)
他扭頭衝雷鐵招手,“來啊,試試。”
沒來得及說第三句話,雷鐵就撲過來壓住他,將他翻個身,再順手撈一個大靠枕墊在媳婦的腰下。
“哇啊!靠枕不是這麼用的。”秦勉像背貼地的青蛙,半天掙扎不起來。
“媳婦不是說要勤儉持家?物盡其用。”雷鐵悶聲說完,低頭準備開吃。
“嗷?”
雷鐵扭頭看去。
一點白張開嘴,被它咬著的狼窩落在地上。它的狼窩是秦勉設計的圖樣,委託雷春桃幫它做的,用褐色的軟布和棉花做成,看上去就像一個去了蒂的倒放的香菇。一點白一聲不響地用兩隻前腿交換著推“香菇”,把它搬運到大床旁邊後,用無辜的眼神看著秦勉和雷鐵。
“哈哈哈……”秦勉樂不可支。
雷鐵面無表情地跳下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香菇,隨手一扔,香菇就從落地窗飛了出去。
“嗷!”一點白朝他叫喚了一聲,勇猛地追過去,在半空咬住香菇,平穩地落地後,得意地仰起頭看著雷鐵。
雷鐵淡淡地看了它一眼,然後——觀賞落地窗,接著,關上房門。
秦勉趴在床上,對被關在外面的一點白同情極了。但很快,他就沒閒心同情它了。
“啊……輕點……嗯……”
第101章 有人想買水蜜桃
要幫助張大栓家、吳敵家和里正家,不能明著幫。在鄉下住的好處是,有什麼事鄉里鄉親可以互相幫助;壞處是,彼此太熟悉了就對旁人家的經濟條件瞭解得比較清楚。有了解,就有比較,一旦貧富差距太大,很容易導致矛盾。
如果其他人知道張家、吳家和里正家突然的崛起和秦勉家有關,村裡一定會不安生。為了避免麻煩,秦勉決定暫居幕後。
張大栓不會什麼手藝活,但年輕力壯,腦子也算靈活。之前幫吃得香食肆做竹籤讓他小賺了一筆,農忙前還買了輛驢車。親買能覺得他可以做“跑車業務”,雙饗樓和吃得香食肆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都有不少人特意從昭陽縣到流水鎮來吃飯,甚至不少經過昭陽縣的商人聽說雙饗樓和吃得香食肆很有名,也會特意繞些路來吃頓飯,既可以飽飽口福,回家後還能多些談資。人多了,需要的車就多了。接送客人,不說多的,每天至少能賺三無十文錢。一個月下來,差不多就是一千文錢,即一兩銀子,不必地理刨食強多了?不止如此。村裡不少姑娘媳婦都會編絡子、繡鞋墊、繡手帕和做荷包吧?女子通常不方便出門,平常要料理家務也沒有太多時間趕集。跑業務的同時,張大栓可以順便幫人代賣這些小物件。外地的人興許就喜歡本地的編繡風格呢?每賣出一份,提一些錢,又是一筆收入。
吳敵家稍微難辦些。吳敵本人不懂手藝,秦勉又不想把他安排進自家的產業裡,便給他們家想了個用蚯蚓養雞的注意。這會兒的人餵雞幾乎都是放養,而且只懂得用爛菜葉子喂,最多給些剩飯糙米。蚯蚓養殖成本低,正適合他這樣家境一般的人。
根據調查得知,里正的大兒子是篾匠,小兒子做個彈匠。里正有先見之明,當初生出兩個兒子後,為了避免兒子長大成人後爭奪家產,發現兩個兒子於唸書上都無甚天賦之後,安排兩個兒子學了不同的技藝。可惜,這年月,日子不好過,手藝人只比普通人過得稍好一些而已,相互之間的競爭也大。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後,依舊是以種田為主,農閒時才找些散活兒做一做,掙幾個油鹽錢。平場,村裡人想編個籮筐、籃子或者想把舊棉被重新彈一彈,一般都是找他們。秦勉給里正家老大出的主意是編織品變成各種花樣,或者染上不同的圖案,使得編織品更精緻和美觀,包括竹籃、竹簍、竹蓆、蘆葦蓆等。同時,他還免費贈送一些自己畫的前世見過的數種編織品的圖片。更多的央視則靠老大自己摸索。她給里正家的老二畫了張手動和腳動皆可的軋花機,即棉花脫籽機,也算是保留了老二的老本行。軋花機的原理並不複雜,秦勉記得很小的時候外公家有個老舊的手動脫籽機,還見過外公拆卸清理。這機器第一無二,必然掙大錢。
當然,這些注意秦勉都是讓福叔私下轉告給這三家人的。這三家人並沒想到秦勉的用意之一是分散村民的注意力,只當秦勉和雷鐵是看在他們關係好(張大栓、吳敵)和地位(里正)的份上才提供給他們,均感激又感動。這樣好的賺錢主意,不必誰強調,他們都不會洩露出去。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大家都懂。
解決了這件事,秦勉拎著一籃子桃子去趙文忠家拜訪。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