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4/4 頁)
一起來到里正家。
村民們進了門,自覺地找地兒蹲著。
劉老太爺和王老太爺也被請了過來。坐在屋簷下的兩把太師椅上。
秦勉和雷鐵也分到兩把椅子。
里正的大兒子羅有福先點名,不管是誰來參加議事,只點戶主的名,到了就應一聲。
點完名之後,里正說道:“還是老規矩,老夫先講事情,如果各位有疑問,等老夫講完再問。”
村民們習慣了里正的處事風格,都沒有意見。
里正坐下後,接著說:“今日請各位來,是為商量青山村修路一事。咱們青山村以前為何那般窮?以前為何沒有學堂?都是因為青山村太偏僻,道路太不平坦。如果能把路修一修,不管是咱們把田裡的糧食運出去賣,還是從外面買東西進來,都會方便許多。如果各位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老夫給你們打個比方。現如今,咱們要賣一車糧食,假如是四百斤,需要一個人趕車,六個人推車,從村裡到鎮上要半個多時辰,還得給推車的人開六份工錢。如果咱們的路好走,或許兩個人推車就足夠,只需要兩份工錢,還能節省不少時間。各位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不僅如此,路好走了,姑娘們也願意嫁到咱們村。你們說,一個好姑娘是願意嫁去一個路好走的村子還是願意嫁去一個路不好走的村子?所以說,修路不但對我們有利,還有利於我們的後代。趁著還能幹得動活,咱們總得給子孫後代做些好事。是不是?”
他的話說得通俗,村民們都能理解,紛紛點頭。
里正喝了一口茶,繼續道:“五月中旬插小秧以前,大家夥兒基本上都有空閒。老夫便想著,趁這個機會,把出村的路修一修。每家出一個壯勞動力,家裡實在沒有壯勞動力的,媳婦、婆子或半大小子也得出力,做些輕省活兒,給大家夥兒端茶遞水什麼的。這件事,老夫會安排妥當。總之,作為青山村的一份子,每一家都要出力。否則,你就別走其他們修出來的路。”
有人張嘴要說話,里正擺手攔住,“老夫還沒說完。想必大家夥兒都猜出來了,修路的事是鐵子和他媳婦提出來的。他們家是青山村的首富,但他們沒有忘記照顧鄉親。他們跟老夫說過,會免費教大家夥兒燒磚,到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