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名聲!是三國時期最重要的資本。有些時候,甚至比根基都重要,若他劉備沒有一個好名聲,恐怕也不會有這麼多人投奔於他。
劉備很清楚名聲的威力,為了風雨飄零的荊州之地,而放棄大好名聲。劉備怎麼算都覺得虧。
而且,就算得到荊州,也未必能擋得住曹操大軍,若是敗了,更加得不償失,沒了名聲,他連重新崛起的資本都將不復存在。
想清楚這點,劉備立刻裝出一副不忍的樣子,垂淚道:“吾兄臨危前託孤於我。今若憑此手段奪其地,他日吾死於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去見吾兄乎?此事萬萬不可!”
諸葛亮嘆息一聲,心中暗道:明公真乃仁主矣!
不得不說,劉備拉攏人心的高明,就此一招,諸葛亮就對他心悅誠服。
兩人正商議間,忽然探馬來報。曹操大軍,已抵達博望縣。
博望距離新野。可只有半天的路程。
劉備聽到探馬的訊息,頓時大驚失色,嚇得就想現在逃跑。
諸葛亮的臉色,也凝重起來。
後世人人提起諸葛亮,必然被他的智慧所折服,在後世。諸葛亮已經被誇成了一個神,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更神機妙算,智計百出……
這或許有些誇張。但是也從側面證明了諸葛亮的智商。
沉思片刻,諸葛亮就計上心來。
“主公且寬心。前番一把火,燒了夏侯惇大半人馬,今日曹軍又來,必教他中這條計。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
“同時,命人在城內四門張貼告示,通知百姓,曹操大軍不日便到,無論老幼男女,願從者,即於今日皆可跟隨我軍往樊城避難,不可自誤!”
劉備眼前一亮,欣然同意。
這是一招絕戶計,讓一座空城給曹操,曹操不僅沒有半點好處,恐怕還會暴跳如雷。
接下來,諸葛亮又設下埋伏,準備給曹軍吃個大虧。
先命關羽引一千軍馬,去白河上流頭埋伏。各帶布袋,多裝沙土,遏住白河之水,等到夜晚三更後,只要聽下流頭人喊馬嘶,就取起布袋,放水淹,然後順水殺下來接應。
又喚張飛帶領一千軍去博陵渡口埋伏,此處水勢最慢,曹軍只要被淹,必然從此處逃難,便可乘勢殺來接應。
再讓趙雲引軍三千,先於城內人家屋上,多藏硫黃焰硝引火之物,而後分為四隊,自領一隊埋伏於東門外,其三隊分別埋伏於西、南、北三門。
等到曹軍入城,必然安歇民房。吾觀天象,今夜必有大風,只要風起,就令西、南、北三門伏軍盡將火箭射入城!
待城中火勢大作,西、南、北三門的伏軍,只需在城外吶喊助威,迷惑曹軍,只留東門放曹軍走。趙雲再於東門外從後伏擊,定然能給曹軍一個迎頭痛擊!
主公安排百姓撤離,也就有時間了。
等到天明時,趙雲再會合關、張二將,收軍回樊城……
劉備聽完諸葛亮之計,忍不住哈哈大笑:“孔明之計甚妙!”
當下,眾將便按諸葛亮之計,張開一張天羅地網,等待曹軍來投!
……
黃昏時分,曹仁、曹洪大軍來到新野縣城外,只見四門大開,城內空無一人。
待斥候探明情況,確認城內無人時,雖然曹仁、曹洪有些害怕中計,但更多的卻是相信,劉備聽聞曹操大舉南攻,嚇得提前而走。
再次確認城內並無埋伏,眾人也就安心下來。
曹洪笑道:“定是那劉玄德勢孤計窮,所以才裹挾百姓逃竄而去,我軍且在城內安歇,明日繼續進兵!”
曹仁也贊同的點點頭,大聲喝道:“進城!”
軍士們趕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餓,確實也需要進城休息。
聽到將軍下令,都面帶喜色,進城找房子做飯休息。
眾人當中,只有陳航臉色有些焦急。
他依稀記得,新野縣城裡有埋伏,曹洪也在此戰中吃了大虧,就是忘記了諸葛亮是如何佈下埋伏的,畢竟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看過的時間也過去這麼久。陳航已經記不太清。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諸葛亮擅用火攻,這次新野埋伏,也是火攻無疑。
進城後,陳航一直仔細觀察,看到屋簷下的地面上。有灑落的黃色粉末,頓時心中一動,連忙過去檢視。
放到鼻子邊一聞,就有一股火藥特有的特殊臭味,頓時想起,諸葛亮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