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下人你要坐上XX職位,這無異於向同僚、乃至於你的上司宣戰。小心“壯志未酬身先死”。
上司如果對你發火了,你要維持自身一貫的作風,做到不卑不亢,應對有術。最後可以告訴你的上司,你已經做好聽的準備了,請他坦誠地說好了。這樣你反而會起死回生。但如果是你的錯誤,請你懇切地道歉,彌補自己的過失。
總之,在社交場合中,少說多聽是一條永恆的守則。侃侃而談不見得給自己增添光彩,更不能說明自己有學問,相反卻會帶來言而不實、賣弄自己的惡名。自己的腦袋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說話一定要經過思考,這樣才能長久地擁有快樂。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不咄咄逼人,要得理饒人(1)
許多人能言善辯,時常在人群中佔據上風。為了顯示自己的口才有多麼了得,他們更樂意尖酸刻薄,帶有挑釁意味,似乎這樣會顯得伶牙俐齒,不好惹、有個性。很多善於辯論的人因為不懂人際關係的維護,目中無人,爭強好勝,什麼都想比別人高出一截。別人說一句話,他也會從中挑刺,非要讓別人同意他的觀點,甚至不惜辯論一番決出勝負。卡耐基對此說:你可能贏了辯論,可是你卻輸了人緣。任何諷刺挖苦都是帶有攻擊性的,即使是友善的嘲弄,有時也會讓你失去友情。諷刺挖苦阻擋了正常的開放式的交流,而使交往變成了荒謬的爭吵。
公共汽車上人多,一個年輕小夥子不小心踩到了一位老大爺的腳,老大爺脾氣不好,張口就來:“你說你這麼大一小夥子,欺負我這麼大歲數的人幹嗎?”
小夥子本來剛開始是想說一句抱歉,可老大爺的話實在讓他反感,愧疚的心理馬上無影無蹤,他按捺了半天說:“踩了就踩了,可我什麼時候欺負您了啊?”
老大爺更不高興,說:“得得得,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學好。我看你那樣兒,監獄裡剛放出來的吧?”
這下小夥子可火了:“你這人怎麼說話呢?”說完就要往前衝。這下車裡的人左勸右勸,好不容易才讓他倆消了氣兒。
老大爺的說法就是典型的“得理不饒人”,本來只是小事一樁,可是為這麼一點小事斤斤計較,讓他自己顯得很刻薄,不但形象大打折扣,還害得雙方心理都不痛快,何苦呢?
一位老人去逛花鳥市場,不小心將小販的兩個花盆碰倒摔破了。老人連忙道歉,還說願意把兩盆花買下來,可是一掏口袋才發現一分錢都沒帶。
那個賣花的小販就不依了,喋喋不休地說兩盆花值多少錢,其實最多也就20塊錢。
老人說:不管多少錢我賠你就是了,但是我現在沒有帶錢,你可以叫人隨我回家拿錢。
小販不相信,不讓他走,一個勁地讓他再好好摸摸口袋找錢。老人把口袋翻給他看,確實是沒有錢,可是小販就是不相信,還咄咄逼人,說哪有這麼大一個人出門不帶錢的。
老人沒辦法解釋,只好反覆說,我不會騙你的,可是無論他怎麼解釋,小販就是不相信。小販要老人拿出身份證看,可是老人偏偏又沒有帶身份證,於是小販就仍然不放他走。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老人沒有受過這種委屈,感覺很沒面子,著急上火,結果一下子心臟病突發,不治而亡。
為了20塊錢的花盆,居然葬送了一個老人的生命,追悔莫及還有什麼用呢?想想看,生活中為這種小事斤斤計較、得寸進尺的人還真不少,其實,很多事情根本沒有必要非要分出個高下優劣,尤其當這個結果還可能挫敗別人的自尊心時,那就更不要去爭辯。你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你要存心讓別人難堪,別人一定心裡不服氣,這也註定為你以後的人際交往埋下隱患。所以,有時候對自己的觀點要有所保留,對別人的觀點也要能理解和認同,這樣關係才能和諧。
別人有了錯,也許自己已經意識到了,對所犯的錯誤多少有了負罪感,如果不分場合、物件,一味地理直氣壯譴責別人,會讓人十分難堪。得饒人處且饒人,對那些已經有了內疚之意的人應該學會同情和理解,學會寬容和禮讓,學會拯救。
在一個秋天,美國加州有兩個流浪的少年在林場裡玩,為了搞惡作劇點燃了那片叢林。就是在這次火災中,一名年輕的消防警察不幸犧牲了。 。 想看書來
不咄咄逼人,要得理饒人(2)
在查明這是一起蓄意的縱火案之後,人們非常憤怒,市長表示一定要將罪犯抓捕歸案,讓他們接受最嚴厲的懲罰。但是那位犧牲的消防警察的母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話卻出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