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後,拭淚一看,竟然每級石階之上,均深印了一個足印,顯是給人以硬功踏出來的。
這石階皆用青石砌成,多年踏蹂,早已光滑異常,如能在此石上踏出足印,則此人內功端的令人駭異。張無忌心想,定是冷麵人前來武當示威了。
他此時心悲太師祖不已,無暇顧及這些事情,便是冷麵人在此,他也顧不了許多。
張無忌幾縱撲入紫霄宮三清殿中,只見太師祖遺像高懸,鶴髮白鬚,和藹猶如生時,兩旁端坐著宋運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殷梨亭、楊不悔。
張無忌不及細看,撲倒在靈堂之前,叫得一聲〃太師祖〃;便即昏死過去。
待醒轉來時,張無忌發覺自己已被移至靜室;武當七俠中,除父親張翠山和莫七俠慘死之外,餘下五人均在,張無忌當即起身,一一叩見了諸俠。
相對須臾,張無忌又忍不住潸然淚下。殷梨亭殷六俠道:〃無忌,太師祖鶴駕西去,你也不用太過傷悲,此時商議對付冷令要緊。〃 張無忌道:〃武當也接到冷令?〃武當七俠之中,宋大俠深通易理,本當繼承掌門之職,但其愛子宋青書誤交匪人陳友諒,竟親手殺死了莫聲谷莫七俠,被張三丰一掌斃命,並命宋遠橋專心字問。
此時宋遠橋已年逾七旬,兩鬢霜白,更顯得沖淡鴻遠。
武當掌門之職,由二俠俞蓮舟擔任。武當七俠之中,本門武功似以俞蓮舟修為最高,為人外剛內熱,不苟言笑;此時頭髮斑白,額上亦添了不少皺紋,坐在那裡,自有一股含而不露的威嚴之態。他見張無忌見問,便點了點頭。
張無忌道:〃石級上的足印,便是那送令之人所留?〃 俞蓮舟淡然道:〃正是;送令之人名叫紅髮老人。〃 張無忌一愣,顯是未聽過此人名頭。俞蓮舟道:〃紅髮老人四十年前因作惡太多,引起公憤,正派武林中人遂將其擒獲,令他發下海誓,有生之年不再踏入中土;誰知竟給冷麵人收羅在麾下;當年如不是少林寺方丈一念之仁,也不致有今日之患了。〃 張無忌道:〃此人武功很高嗎?〃俞蓮舟點頭道:〃此人少年之時偶得異傳,當時便將整個武林鬧得血雨腥風,如今過了四十年,武功定然會有大進;此番重入中土,想必要大大地出口惡氣了。〃 張無忌恨恨地道:〃冷麵人也恁地霸道,竟然將擂臺擺到武當山來,當真是豈有此理。〃 宋遠橋平淡地道:〃武當山乃風水寶地;冷麵人既然要來,卻也怪他不得。〃 俞蓮舟道:〃四弟,你看現在如何打算?〃張松溪張四俠,在武當七俠之中,機智過人;俞蓮舟為人恬淡沖虛,遇有疑難之事,均是直言相詢這四弟。
張松溪道:〃敵暗我明,此時首當查清對頭來路為要;無忌孩兒夫婦去峨嵋派聯絡,我到明教義軍中摸底;二哥也殊為重要,萬一落入冷麵人之手,到時咱們投鼠忌器,反倒受制;便請大哥和三哥,以及常勝王、小昭、不悔弟妹留守武當山;二哥,不知這樣可好?〃 俞蓮舟道:〃如此甚好!〃張無忌知道自己昏迷之後,諸事已由趙敏詳告武當五俠;心中感動不已,便道:〃俞三叔,殷六叔,你們的傷勢可痊癒了?〃俞岱巖和殷梨亭二人先後中計,被人用大力金剛指捏斷全身關節,後經張無忌醫治,殷梨亭完好如初,只是俞岱巖因受傷時日竟達二十年,此時雖能行走,卻不知武功怎樣。
二人見問,均道:〃全好了,無忌孩兒不用擔心。〃 張無忌問張松溪道:〃四叔,何以要到明教義軍之中?〃 張松溪看了俞蓮舟一眼,俞蓮舟點點頭,張松溪遂道:〃師父仙逝之前,曾留言道,自古帝王,得國之初,無不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朱元璋現在雖只是雄據一方,未必便會得了天下;但其餘諸路豪傑,均是自成門戶,唯朱元璋頭上尚有一明教鉗制於他。此人,雄才武略,更兼陰險狡詐,倒不可不防;我此時也不過是疑慮而已,並無真憑實據。〃 張無忌聽了此言,長嘆一聲,便默然神傷;心中暗自祈禱,此事千萬別跟朱元璋有何干系,否則明教諸位英雄豪傑,處境定然極為兇險。
計議已定,眾人便分頭行事。
不一日,張無忌和趙敏已至峨嵋山,向知客道姑道:〃在下張無忌夫婦求見峨嵋掌門人周芷若女俠。〃知客道姑一聽此言,臉色倏變,急轉身入內。張無忌莫名其妙地看著趙敏,見她也是秀眉微蹙,不明所以。
忽然間,峨嵋山上敲響鐘聲,鐘聲甚是緊迫,如臨大敵一般。
須臾,貝錦儀當先走出道觀,其後便是毒手無鹽丁君敏;張無忌一見丁君敏,心中甚是惱火,卻又不便發作,緊跟著靜玄師太執劍出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