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還禮道:“小僧少林派恆因見過張施主,不知大駕到來,有失遠迎,還請恕罪。”說著將張瀟迎入房中,那兩個和尚也站起相迎。
一番寒暄之後,張瀟終於弄清了這三個和尚的關係:年紀最長、輩分最高的那位法號延空,也不過四十多歲,恆因和師兄恆遠都是他的師侄。延空、恆因甚是和善,那恆遠卻面色冷淡。
張瀟問道:“不知眾大師為何到得陳家?”延空道:“敝寺聽聞陳家忽遭大難,恐陳家子侄面臨危難難以支撐,擔心不下,便遣小僧三人趕來看看。”
張瀟笑道:“大師多慮了,我看陳家二代子侄精神得很,自可支撐危局,根本無需操心。”恆遠道:“你的意思是,我們三人在這多餘了?你卻是為什麼來到陳家?”張瀟一愣,剛說了一句“在下絕無此意……”突然想起:“他們三人來此目的和我一樣!看來少林不甘人後,是想和我首陽派爭鋒了!”於是改口道:“我張隨師兄一位朋友是陳家的人,幾日前受了重傷,但隨師兄有事不得脫身,便要我來看望一下,順便拜訪陳家各位英雄,沒想到在此遇到三位。”說完心中愧道:“這一番謊話說出來,我怎麼還能這般從容?”面上卻是若無其事。
延空不慌不忙,語氣輕和,從懷中摸出一個小瓶子道:“敝派有治傷靈藥在此,也許能幫得上忙。”張瀟心道:“你是不信我的話嘍?也好,我便拿了你的傷藥做人情!”便笑道:“久聞貴派靈藥盛名,恭敬不如從命,我們一同前去好了。”延空道:“恆遠恆因二人留在房中,我和張施主前去罷了。”
陳劍誠一家住在偏宅,很有一段路程。走在路上,延空彷彿不經意般說道:“現下天子聖明,百姓和樂,連著幾年風調雨順,番邦外夷紛紛前來進貢,可真是一派盛世氣象。”張瀟不知他此言何意,含糊應了一聲。延空又道:“師侄可知這一切又何而來?”張瀟略微思襯一下,道:“本朝立國五十餘年,歷代天子勵精圖治,眾位臣工盡心輔佐,地方官員廉潔自愛,這才有了天下百姓的平安和樂。”
張瀟這一番話甚是廢柴,簡直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堪稱萬能對答。延空心知張瀟推搪,便不追問,笑笑道:“施主所言固然不錯,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盛世,無一不是由此而來。但依小僧來看,本朝的鼎盛,卻是由於一個人。”張瀟問道:“不知大師所指何人?”延空道:“便是三朝元老、顧命大臣、國師丞相——陸鼎!”
張瀟心頭駭了一跳,沒想到名門巨擘少林派也站在了陸鼎那邊!延空又逼了一步問:“不知施主同意與否?”張瀟大是躊躇,不知怎麼回答,抬頭看看四周,忙道:“陳劍誠陳大哥家就在前面了。”
二人進得陳劍誠家中,一番噓寒問暖、千恩萬謝自然少不得,略過不提。只是張瀟心中對延空生出了戒心,回去的路上二人只是聊些江湖掌故,再不談陸鼎之事。
張瀟回得房中,將自己扔到床上,心想:“想不到少林派享名千年,卻都是些趨炎附勢之輩!如今這一代的少林派,也和陳家一般不爭氣!罷罷罷,不去管它,我首陽派行得正走得直便是了!”心中如同堵了一塊大石,鬱鬱不樂。想著想著,腦袋暈暈沉沉地就要進入夢鄉,忽聽有人叩門,原來是個小廝,請張瀟前去議事。張瀟心道:“不過又是看你兄弟分家罷了。”心生厭惡,推說身體不適,便在房中睡了一個下午。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二十二、詩僧】………
張瀟昨夜一夜未曾閤眼,這一覺醒來,已是酉時時分。收藏*頂點~小說~網I。cOM他伸了個懶腰,開啟房門走了出去。
原來這時陳家已招待賓客用過晚膳,張瀟雖出身名門,卻是性格隨和,餓了肚子也不著惱,繞開前堂,偏向宅院角落裡去。
斯時天色已是黑透了,但藉著宅院裡的燈籠可以清楚看到這一角落竟有一個小樹林,幾株松樹、青竹交雜著種在一起,幾叢梅花也是紅豔豔的,未化的白雪覆蓋其上,青、綠、白、紅分明,周圍靜悄悄的,了無人跡。張瀟一覺睡醒,精神極佳,見到如此景色,詩興大發,吟詠道:
“落葉埋松徑,
白雪掩翠苔。
暮雲日已沒,
庭院人何在?”
剛吟了這四句,張瀟頓了一頓,這時只聽背後一個男子聲音道:
“主人何處去?
仗劍千里外。
鐵肩擔道義,
巨手承九鼐。”
張瀟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