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中國的退出機制太單一。現在VC投的企業大多到納斯達克上市,國內的創業板市場沒有建立起來。加上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創業者都不甘心把辛辛苦苦做起來的公司賣給別人,VC戰略轉售的機會很少。所以,現在中國可能仍然是世界上最難賺錢的地方之一。
不過VC的確火起來了,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時下的中國,VC已成為校園和街頭熱議的話題,創業者言必稱VC。作為投資人,我每天都在和創業者打交道,特別是擔任CCTV《贏在中國》第一期節目的評委時接觸了很多創業者,我發現瞭解VC運作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你拿什麼吸引我》一書的作者將風險投資過程拆解成一個一個的環節,並且網羅了國內一批最優秀的風險投資人,讓他們將理論結合實際娓娓道來,既通俗易懂,又有足夠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不失為一本普及風險投資遊戲規則的好書。
VC在中國還處在嬰兒期,一定會有人,並且是不少的人在其中賠錢、折戟,但是所有這些都不可能阻擋VC在中國的蓬勃發展,我尤其看好並期待著中國本土VC的發展。當中國本土VC成為中國VC界的主導力量時,中國的金融市場就會變得更有效率,中國的經濟也會變得更有效率,更有競爭力。那時我就會改行,去幹我自己想幹而一直沒有顧得上乾的那些事情。
是為序。
軟銀賽富基金首席合夥人
2007年8月26日,於香港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推薦序二 創新才能長治久安(1)
推薦序二
創新才能長治久安
這是一個充滿創業機遇的年代,越來越多有理想、有創意、有激情的年輕人為實現夢想而奔忙。創造理想的過程總是充滿艱辛的,所幸的是,有了以風險投資為代表的專業投資群體,今天的創業者並不孤獨。
有人說融資就像走向婚姻殿堂的過程,創業者和資本都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投資人青睞什麼樣的創業者?創業者需要什麼樣的投資人?本書別出心裁地將融資過程拆解成八個環節,並且邀請了幾十位知名的風險投資家逐一解析,對於想利用風險投資創業的朋友來說不失為一本生動的融資教材。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網際網路創業者,我也曾走過一條艱澀的創業和融資之路。在業界人士對騰訊的今天津津樂道之際,我們不曾忘記來自各方的支援和鼓勵。在創業之初的艱難時期,對我們最重要的支援可能就是來自投資商了——實際上我一直認為應該把他們稱為投資合作伙伴,因為他們要在前景並不明朗的時候,透過對創業企業家的信任,和企業並肩戰鬥在最前線。
1999年,QQ迎來了第一次註冊使用者劇增的浪潮,我們在深受鼓舞的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和技術壓力。但在當時,我們還難以描繪出動聽的創業故事;最困難的時候,我們甚至曾經考慮低價出售公司。所幸的是我們堅持了下來,並且拿到了第一筆風險投資。現在一些業界的朋友評論說,當時風險投資嚴重低估了騰訊的投資價值,然而在當時,就是這筆風險投資使騰訊能夠撐下去買足夠的伺服器,繼續為廣大網友提供服務,也才會有今天的騰訊。
當然,如同婚姻一樣,創業企業家與投資方的合作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對於未來的看法並不總能保持一致。在這期間有舊的投資人的退出,也會有新資本的加入。2001年,新投資合作伙伴的介入為騰訊帶來了較為穩定的發展環境,並且和我們一起走到今天。
在騰訊的成長過程中,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體會是,創業者尋找投資夥伴時應該考慮的並不僅是資本。實際上,投資方能幫到創業者的絕不僅僅是錢。尤其是有經驗的投資商,他們對行業都有著深刻的理解與洞察,同時也擁有深厚的行業資源,除此之外,更重要的還有投資人對創業企業整個團隊和經營模式的信任、鼓勵以及對未來風險共擔的責任。這些對於創業者來說才是真正彌足珍貴的元素。
相反,如果投資商不能理解行業的前景,對創業團隊缺乏信心,那麼其所持有的股份反而可能成為企業在快速發展階段業務縱深拓展的障礙。不少創業企業都是在最緊要的關頭被風投拋棄,功虧一簣。因此,在投資方考察企業發展前景的同時,創業者也應該對投資方進行考察,瞭解其行業背景,是否能夠成為企業真正需要的戰略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風險投資向創業企業投入資金固然是為了獲利,但“退出”只是兌現投資收益的方式之一,並非唯一途徑。如同大家看到的一樣,在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