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柱做〃腦白金〃這一招?抑或是透過託普神秘的下屬公司〃金蟬脫殼〃,行轉移資金之實?
有對宋如華不滿的託普某高層向記者抱怨,〃託普的身份是IT,也聚集一批有實力的IT人才,在IT業應當能夠做好,IT職業教育就做得不錯。託普的行業應用軟體比如稅務,可以做得更強;即使在作業系統,託普也可致力於Linux做出成績來。託普有這麼多軟體園,完全可以成為中國最大的軟體外包企業。但我們最終卻是一事無成。〃該高層頗為無奈地說,〃宋老闆是怎麼想的,我們真猜不透。〃
宋如華身邊的人都對其做法感到不明白,何況是外部的人呢?又談何給銀行、政府樹立信心呢?作為〃社會公器〃,中國著名的商業報紙《21世紀經濟報道》對此第一時間進行了質疑式的報道……《託普大玩〃金蟬脫殼〃 意在轉型保健品產業?》……記者劉涓涓在數日的調查過程中發現,雖然宋如華與彭山的合作專案是以託普集團的名義進行,託普集團的高層也大都親自前往參加9月19日的新聞釋出會,但是最終與彭山簽訂協議的公司名稱卻是〃成都海思凱華僑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一家神秘的公司,公司董事長是戴禮輝……原託普集團資深總裁。戴禮輝在接受採訪時,卻否認公司與託普有密切關係,他說〃託普集團只佔有海斯凱極少的股份〃。
劉涓涓並沒有因此而中止調查,求證再求證是調查性報道接近事實真相的關鍵。她隨後在成都市工商局查閱到的相關資料顯示,海斯凱與託普集團以及宋如華,關係萬千重。
海斯凱,原為成都託普華僑高科技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註冊時,法定代表人為宋如華,註冊資金1億元,2001年6月25日,法定代表人變更為當時託普集團的董事戴禮輝。2003年7月4日,該公司向成都市工商局核名,申請變更公司名稱、股東情況,且同時申請增加經營範圍。變更之後的股東情況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