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雲前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儘管人們認為他是“痴人說夢”,但是,吳雲前卻認為,一個人應該有目標和憧憬,因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關於企業家素質,馬雲表示一定要有激情,“幹任何事情必須有激情,沒有激情什麼事情也幹不好。阿里巴巴的六脈神劍一條就是激情。有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說的就是這個。”
不管做什麼事情,你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經商創業也是如此,你需要為自己設定目標,並堅定地朝著目標去走。
目標可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階段性的。當然,你必須為自己設定階段性的目標,因為這樣才能不斷激勵你前進。比如,我的目標是5年後做到年利潤1000萬元,因此,我第1年的利潤應該是100萬元,第2年的利潤應該是200萬元,第3年的利潤是400萬元,第4年的利潤是700萬元,第5年是1000萬元。在第1年,每個月的利潤要以50%的速度遞增。那麼,第1個月的利潤是2萬元,第2個月的利潤是3萬元,第3個月是4。5萬元,第4個月是6。75萬元,第5個月是10萬元,第6個月是15萬元,第7個月是22萬元……
寧可因夢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從來也不去夢想的人,生活必定平淡庸俗。只有你列出具體的、階段性的目標,你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夢想。正如英國盲人教育大臣戴維所說:“只要有夢想且不斷地追尋,你就能夠夢想成真。”
*第二章做自己的老闆
浙江人有著強烈的自我創業、自我發展的慾望,有著深厚的務工經商傳統和商品經濟意識,有著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艱苦創業精神。憑著這股精神,浙江經濟細胞不斷裂變,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使得一些原本是掌鞋的、打鐵的、縫衣服的、修打火機的等等普通勞動者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成長為國內著名、世界知名的企業家。 ——經濟學家李興山
1。要有做老闆的“野心”(1)
浙商商道: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浙商自白:
我只能做老闆,像我這樣沒有什麼學歷、沒有什麼專業技術的人,打工沒人要,只好做老闆。
——九九加一實業公司總經理林立人
巴拉昂是法國媒體大亨,從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不到10年就躋身於法國50大富翁之列。
1998年,巴拉昂臨終前在遺囑上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曾是一個窮人,卻是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的。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進天堂,現在秘訣鎖在中央銀行的一個保險箱內。誰若能透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賀禮100萬法郞。”
遺囑刊登出來後,很多人寄來了他們的答案。在巴拉昂逝世週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開啟了那隻保險箱。儘管他們收到了48561封來信,但是,只有一位叫蒂勒的9歲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窮人最缺少的是成為富人的“野心”。
“野心”是成功的出發點。大部分人之所以貧窮,大多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缺乏“野心”。
一個人貧窮,主要是腦袋貧窮。想過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腦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擁有富有的思想,就能遠離貧窮……
美國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說:“如果你是個業務員,賺1萬美元容易,還是10萬美元容易?告訴你,是10萬美元!為什麼呢?如果你的目標是賺1萬美元,那麼,你的打算不過是能餬口便成了。如果這就是你的目標與工作的原因,請問你工作時會有興奮勁嗎?你會熱情洋溢嗎?”
是的,每個人的潛能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140億個腦細胞,只要有野心,善於磨鍊自己,每個人都能夠獲得商業上的成功。而野心實際上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員曾經講述過他在法國的一段見聞。
“一次,出差到法國,幾名法國學者告訴我,對於溫州人,有一點尤其令他們佩服——那就是吃苦的精神。這些溫州人來了,什麼技術都沒有,甚至連法語都不懂。就憑著那種勤勞、孜孜不倦地幹活、賺錢,不斷積累財富。攢夠了‘第一桶金’他們就自己開店。他們都覺得自己要當老闆,不甘心打工。就這樣,他們竟然在法國能夠成為百萬元、千萬元富翁。”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個缺乏創業慾望的人,是很難掙大錢的。浙江人天生具有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