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1/4 頁)
許東知道秦羽要說的,多半是這傢伙的來歷,當下凝神細聽。
“在華夏神話之中,傳說,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最後祝融打敗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輸而羞憤,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
秦羽娓娓說著一個許東、牟思晴兩個人原本都是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牟思晴有些不以為然,阿佤是傣族人,年紀又大,再說,傣族也有著自己的神話故事,對秦羽所說的漢族人的神話故事,也不怎麼放在心上,加上剛剛被驚駭了一場,對秦羽所說的這種似詩非詩似謠非謠的東西也聽不大懂。
但許東卻突然像是被觸及到了哪根神經一樣,不由得豎起耳朵,聚精會神的聽著。
其實,秦羽所說的這個故事,許東幾乎就覺得毫無懷疑,因為許東記得,自己讀過一篇《淮南子·天文》原文是,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個神話情節不重要,重要的是,中間提到的共工的細節,說“共工,它人面蛇身,性情十分兇惡,嗜殺成性,性情殘酷貪婪,專以殺戮為樂……”
在許東看來,現在遇到的這東西,除了同樣住在水裡性情殘暴兇狠之外,它的能力,已經很接近“水神”!
就這一個湖泊裡的水,以他一己之力,居然能夠鼓搗出來還要一般的滔天巨lang,這和“神”有什麼區別。
雖然自己一連幾次,依舊沒能清楚仔細的將這“老泥鰍”的本來面目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又還有什麼東西比“人面蛇身”更加接近它的外貌?
牟思晴不以為然的反駁道:“如果一定要生拉硬拽的把這兩者扯到一起,這明明就是牽強附會……”
不等牟思晴說完,許東嘿嘿的笑著說道:“這麼接近的外貌,就算這老泥鰍不是真正的共工,也是它親戚。”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反攻
因為腳上骨裂,秦羽皺著眉頭,嘆了一口氣,說道:“這東西的確是接近了‘神’的概念,不過,它仍然也有很多地方擺脫不了自然規律。”
許東跟牟思晴兩個人“喔”了一聲,仔細的想想,的確也是如此,鼓起海嘯一般的巨lang,很明顯靠的是巨大的身軀,不住來回遊動,使湖水波盪起來,而飛起來,更是靠帶動湖水旋轉,然後憑藉水力推送。
這些,的確沒能脫離自然規律,至於不畏槍彈手雷,這個就更簡單了,幾乎可以只用四個字就嫩概括——皮堅肉厚!
何況身長十餘米,直徑一兩米,這樣的動物,並非什麼奇聞,要是放到海里,這東西的體型都還算不上巨碩。
在秦羽刻意的淡化引導下,不知不覺間,許東跟牟思晴兩個人,甚至是阿佤,都漸漸覺得,那東西,還真麼什麼可怕了,它那麼厲害,也僅僅只不過是把幾個人弄得狼狽不堪而已,這不,這會兒還不是力竭技窮了,要收拾一下這條“老泥鰍”,出口惡氣,並非什麼難事。
“不就是沒常見過的一種普通的動物麼,要弄死它都應該做得到的,咱們是什麼,是這個星球上佔據統治地位的人類,隨便用點兒智慧,就能夠打得它大敗虧輸,屁滾尿流!”
許東拍著胸脯,鬥志高昂的說道。
秦羽是刻意淡化“老泥鰍”威力,許東卻是在秦羽的引導(其實應該說是“誤導”)之下,竟然忽略了一件事情。
——自己在大坑裡撿到的那根棍子,無論是質地還是威力,那都不可能只是普通生物能夠擁有的東西!
這不能不說秦羽的口才,實在堪稱一絕,三言兩語就消除了幾個人的心理恐懼。
至於牟思晴跟阿佤兩個人,自然不知道就在剛剛沒多大會兒,已經找到了“老泥鰍”留下來的“東西”,已經被許東拿到了手裡,所以,秦羽這麼說,兩人也覺得“本該如此”!
秦羽忍著腳上的疼痛,笑著說道:“大家鬥志高昂,這很好,不過,有句老話,叫做‘在戰略上,我們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我們卻要重視敵人,所以,大家還是千萬不要輕敵。”
許東戰意正盛,毫不介意地說道:“秦叔說得有理,您就吩咐吧,我們要怎麼做?”
秦羽想了想:“那傢伙皮堅肉厚,對普通的槍彈手雷毫無畏懼,我們只能給它來個大的……”
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