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部分(第3/4 頁)
必要。
而這也是李書實回頭審視那些情報的時候感到有些吃驚的原因。
朔州的變化似乎已經有些超出李書實之前的想象。
盧植剛剛接受朔州的時候雖然名義上朔州擁有云中、定襄、西河、五原、朔方、和上郡六郡之地,但是隨著定襄與雲中合二為一,盧植所能掌控的不過就是雲中一郡以及西河半郡,剩下的基本上要麼被各種胡人勢力所侵佔,至少漢王朝想要將手伸向那些地方非常不容易,要麼屬於雞肋之地,漢王朝長期棄管導致當地形成了很複雜的社會局面。
就好像劉宏當初對李書實所承諾的那樣,劉宏對於盧植也予以了最大限度的支援——對西河的賦稅予以減免,同時對於朔州官員的任命給予了盧植很高的決斷權力。雖然當時所謂的朔州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漢王朝無法管轄的地區,但是這樣的私下承諾已經算得上相當放權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劉宏對於盧植還算放心。同時朔州的確沒什麼油水,這種事情是絕絕對對不會發生的。而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讓盧植將劉宏的要求作為遺命執行至今。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盧植開始了一展自己全部才華的最大機會。
到現在,雖然有李書實分化瓦解匈奴人,千方百計削弱鮮卑人,拉攏太原、西河一帶的烏丸人從客觀上幫助了盧植,讓他少了很多外部壓力和內部紛擾,但是能夠徹底控制西河和雲中(包括前定襄郡)全郡,基本控制上郡全部以及五原郡大部,盧植的政治軍事手腕的確強大。
強大的手腕同樣也帶來了強大的官僚體系來維持這一龐大勢力的運轉。
盧植控制的四郡之中。西河郡太守一直空缺。相當於盧植自己兼任,畢竟名義上的匈奴王庭依然還在此處,盧植需要用自己的名望來推動一系列的政策並防備可能出現的問題。
雲中太守一直交給來自黃巾軍殘部黑山軍的頭目張燕,而張牛角則隱與幕後。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受到盧植個人魅力的感召。張牛角非但沒有做什麼讓盧植難辦的事情。反而成為盧植最為堅定的支持者,甚至此次盧植前往長安的護衛之中便有張牛角和他所率領的百餘精銳黃巾軍,有傳言張牛角的那些黃巾軍親兵是由前太平道開發出的最高成就——黃巾力士。實力驚人的同時還掌握有一些神奇的力量,至於具體什麼力量則是眾說紛紜。
當然對於這件事李書實倒是更願意相信這是某些有心人放出的流言,畢竟他哪怕並沒有在黃巾軍高層待過多長時間,但是可別忘了他的手中可是握著《太平要術》的真品以及《太平清領道》的投影山寨版,張牛角頂多不過是個能傳道能砍人的戰鬥祭司,讓他搞研發那還真是有夠難為他了,所以說你說那些黃巾力士是張角當年遺留下來的“遺產”都更靠譜一些。
五原郡與西河郡一樣也沒有太守管理,因為那裡還處於漢軍與鮮卑人拉鋸的狀態,身為使匈奴中郎將的麴義所轄的部隊沒有了匈奴人的牽制後基本都在那邊與鮮卑人玩得不亦樂乎。
理所當然的,雖然沒有設立太守這一職位,但是麴義事實上承擔了太守的各項職責。
反正現在的五原郡基本上都是與軍隊相關的事務,麴義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已經足以承擔。
而這上郡……看到上郡太守的名字時,李書實很是有種想要以頭搶地的衝動。
杜畿,杜伯侯。
這位老兄在三國演義當中並不是很出彩,但是卻是非常出色的一位能吏,在河東擔任太守長達十六年,期間各種大風大浪歷經無數,卻最終能夠讓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同時為曹操征戰西北和漢中地區提供了大量的後勤支援,這份本事即使是在能人輩出的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也足以堪稱出類拔萃,而且其“惠以康民”的施政理念更是堪稱楷模。
當然,雖然說了這麼多稱讚他的話,但是很悲催的是,比起這位老兄孫子的大名,這些勤勤懇懇的功勞所帶來的名聲就變得實在是微不足道了。
杜畿的孫子是誰這麼厲害啊?
答曰:就是那位和我們的關二爺齊名喜歡《左轉》甚至到了痴迷程度的杜預杜元凱。
杜預這位伐吳名將到底多厲害大家可以自己去找度娘進行深入交流,唯一題外話的一句是:從杜預的各種遭遇你就能看到,司馬炎如果不是因為做了晉朝的統一皇帝,他的個人評價絕對會下降一大截,這位皇帝完全和清朝的乾隆有一拼——看著國家真是最為鼎盛之時,但是卻也是由盛轉衰的關節點,甚至可以說他們後代的那些屈辱史基本上都能找到他們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