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1/4 頁)
心中一動,輕哼一聲,繃緊了一張吹彈欲破的粉靨,佯裝不快地挑眉說道:“若是那老和尚不答應,成兒非把少林寺鬧個天翻地覆不可!”
此言一出,真的急的該是仲孫玉了,知女莫如父,他深知自己這位寶貝女兒任性倔強,天不怕地不怕,脾氣一來,什麼事都做得出,而且是言出必行,不達到目的絕了甘休。
忙不迭地蹙起眉峰,搖手連連地道:“好,好,算你這丫頭厲害,爹爹絕對保你滿意,行了吧?”
仲孫雙成一見計已得逞,自己爹爹再上上當,忍俊不住,“卟哧”一聲,笑了出來。
仲孫玉再次恍然,一時弄得哭笑不得,方自搖頭一嘆。
“阿彌陀佛!”
一陣洪亮佛號由二人上方傳來,從這聲洪亮佛號中,可以聽出高宣佛號之人,必然具有深厚的內功!
父女二人聞聲,齊齊抬頭向上望去。
一條蜿蜒直上半山的石階小路上,並肩站定兩名中年灰衣僧人。
右邊一名僧人,身材高大魁梧,虯鬚不目,雙目開合之間精光四射,狀至威猛。
左面一名僧人,身材甚為瘦小,長眉細目,面色蠟黃,好似大病初癒一般,較之右邊一位,尤顯瘦弱矮小,甚不相配,但是一雙細目中精光卻較前者猶為盛銳,恍如兩把利刃一般,直能看透別人肺腑。
仲孫玉一見二僧,倏地面色一嚴,對其女悄聲道:“成兒,這兩位乃是少林把守山門的二尊者,右邊的一位為伏虎尊者,左邊的一位乃是降龍尊者,功列少林……”
仲孫玉之所以對愛女悄聲說話,旨在提醒其女,此時此地不可再任性頑皮,另一方面是在增加愛女貝聞。
仲孫玉已將聲音壓得很低,山風強勁,半山松濤陣陣,不想話聲仍是為二僧悉數聽去,他話未說完,左邊身材瘦小的那名僧人已自面上詫容一現即隱地合十揚聲問道:“施主怎樣稱呼?怎知貧僧等法號,蒞臨本山有何教言?”
仲孫雙成暗自一怔:好敏銳的聽覺,看來少林素執武林牛耳之言不虛!忙自斂去嬉戲神態,肅容與其父同時飄身下馬。
二僧既然有此一問,顯然是並不認得仲孫玉,其實仲孫玉雖然名滿武林,但是有不少人只是聞名未見過其人的。
仲孫玉站定身形,一領仲孫雙成,向二僧微一拱手答道:“有勞二位大師下問,老朽華山仲孫玉,特來拜望貴掌門,煩請二位大師代為通報是幸!”
真是樹的影兒,人的名兒,兩僧人耳一聲“華山仲孫玉”,各自神情微震地一齊肅容合十躬身:“貧僧有眼無珠,不知是仲孫施主俠駕光臨,不敬之處,尚祈諒宥!”
仲孫玉也忙自微笑答禮。
身材瘦小的黃面僧人站直身形,轉向高大虯鬚僧人道:“煩請師弟為二位稀客牽馬。”
虯鬚僧人微一躬身,大步而下。
仲孫玉心知此時不容自己客套,一抱拳:“有勞大師啦!”
黃面僧人合十躬身又道:“恭請仲孫施主登山,貧僧先為二位開路!”
隨即轉身上山。
仲孫玉微微一笑:“有勞大師!”一拉仲孫雙成,飄然跟上。
虯鬚僧人目睹兩人登上石階後,也自牽馬跟後而上。
這條境蜒石階小路,不算太長,仲孫玉父女跟在黃面僧人身後,雖然是緩步而行,但較之平常人仍是快出一倍,不到片刻,石階小路已屆盡頭,氣勢宏偉莊嚴的少林山門已是近在目前。
山門前,另有四名僧人把守,一見黃面僧人領著一老一少兩位客人到來,老遠地,便自齊齊合十躬身相迎。
三人來至近前,黃面僧人居中左面一位,凝重異常地道:“五師弟速速返寺稟報掌門師伯,就說華山外孫施主俠駕蒞臨本山!”
那名灰色僧人轉過身形向仲孫玉合十微一躬身,道:“請仲孫施主俠駕在此稍候,敝派掌門馬上前來相迎!”
仲孫玉肅容欠身答道:“仲孫玉山野間人,一介庸醫,驚動貴派掌門,實在愧不敢當,有勞大師啦!”
話畢,肅然而立。
他雖然與少林掌門慧黨大師乃多年方外故友,根本不用客套,但是一路行來,而至於此,眼見少林諸僧個個舉止凝重,肅穆莊嚴,言談脫俗,不愧名門之風,加以對自己父女均是執禮謙恭,也不由得肅然起敬。
而飛天綵鳳仲孫雙成對這種情形更是初見,對這位列中嶽的少林重地又是初臨,耳聞目睹之餘,更是敬意油然而生地習蠻神態盡斂,一臉莊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