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又不幹了,以她對周水仙的理解,這錢到了她手裡,肯定是要不回來了。
這可是一萬五千塊錢,這麼大一筆錢,足夠他們姐弟四個唸完高中了。
所以金楊就上前去搶周水仙手裡的錢,周水仙見金楊要搶她的錢,二話不說,習慣性地給了金楊一個耳光,罵罵咧咧的,金珠見了,忙過去護著拉開了金楊,並走到為首的官員面前。
“這位領導,我想問一下,這錢是捐給我楊金珠家的嗎?”
“當然是。”
“那就麻煩你們把錢交到我們姐弟幾個手裡。”
為首的官員聽了這話,沒大明白金珠這話是什麼意思?
楊濟華見了,只好走到這位官員面前,簡單地把金珠和周水仙之間的矛盾說了一下。
“百善孝為先,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不敬老,長大了還了得?你們這些做村幹部的,不說幫著解決這些矛盾,怎麼還能幫著推波助瀾呢?”領導訓斥道。
楊濟華一聽領導動怒了,哪裡還敢辯駁?只好看著金珠搖搖頭。
倒是周水仙聽見了領導這幾句話,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起來,說金珠姐弟幾個是如何欺負她,說村長是如何偏心金珠幾個。
“青天大老爺啊,我冤死了,你可得替我做主啊,我兒子把四個孩子託付給我,這幾個月我是沒黑沒白地幫著他拉扯這幾個孩子,一點好處沒落上,反倒都是我的不對了。。。”
“我本來不想跟大家說這些,今天逼到這份上了,我不開口也不行了,這位領導,我想你也是念過書的人,百善孝為先是沒錯,但是孝,不是愚孝。《禮記》曾雲:‘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做長輩的沒有一點長輩的樣子,動輒對我們非打即罵,剛才你們也看見了,我二妹不過是想要拿回屬於自己的錢,我祖母二話不說就給了一個耳光,請問,這樣的長輩讓我們如何孝順?”
金珠的話剛完,為首的那個領導臉色立刻陰了下來,沒想到這麼多人都不敢駁他,偏偏是金珠駁他,而且居然搬出了《禮記》,讓他一時之間不知該怎麼回答了。
金珠當然也看出了對方的變臉,沒等對方開口,又說:“事實上,當初造成我們姐弟四個尋死的罪魁禍首就是我祖母。。。”
接下來金珠把當日揹著金牛尋上門要錢給金牛治病被周水仙訓斥一頓之後,走投無路的金珠以為金牛必死無疑,害怕被父親打死逼不得已才投江的前因後果說了出來。
她這麼做一是為自己正名,二是為楊濟華正名,第三,她當然不希望那錢落進周水仙的口袋。
為首的官員看了看侃侃而談的金珠,再看看旁邊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周水仙,再想想楊濟華說的話,他選擇了相信金珠。
可問題是金珠才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剛念初一,這一萬多塊錢對這個家庭來說絕對是一筆鉅款了,這麼大一筆錢放在幾個孩子身上,能安全嗎?
於是,為首的領導跟村長商量,“要不這筆錢先放進村委會,你替他們保管著?”
楊濟華點頭同意。
“不行,這是給我兒子的錢,憑什麼放進村委會,就該給我拿著,我得給我兒子把家看好了。”周水仙不幹了。
她是怕這錢到了村委會,就到不了楊大山手裡了。
“各位領導,如果這筆錢確實是給我們姐弟四個,放村委會我沒有意見,但是我只有一個要求,這錢我希望留著我們姐弟四個唸書用,只有我們姐弟四個有支配權。”
市裡來的幾位官員沒想到送錢還送出麻煩送出矛盾來了,正待商議一下如何處理這事時,只見有人跑過來說,江邊又有人要帶著孩子跳江尋死呢。
金珠趁大家亂糟糟地往村子東頭跑的時候,伸手從周水仙的手裡把錢搶了過來,事情走到這一步,這錢要是不要的話,豈不太便宜了周水仙?
“你,你個天殺的短命鬼,你,你憑什麼搶我的錢?”周水仙奮力要來奪。
“你的錢,剛才你也聽得真真的,這錢是給我們姐弟四個唸書的,你別想著打這個主意。”
金珠說完,把錢放到自己衣服兜裡,囑咐金楊看家,她也要去江邊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原來,江邊還真有人要跳江自殺,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姓田的婆婆帶著她的兩個孫子孫女,她家的情況跟金珠家有些相似,她家的兒子前兩年得癌症沒了,兒媳也扔下這個家去打工了,走了兩年多沒有回家,把兩個孩子丟給田阿婆兩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