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好吃的算不上,一點心意,難得楊爺爺不嫌棄。”金珠說完從籃子裡拿出了碗,揭了蓋碗,餃子還冒著熱氣呢。
“來,金珠,這是你兩個叔叔嬸嬸和一個姑姑姑父。”楊濟華說完向他家人介紹了一下金珠。
金珠忙點頭問好,這些人明顯也是知道金珠其人的,倒是也沒為難金珠,早有人給讓出了兩個凳子,金珠哪裡敢坐?放下東西就想告辭,連來意都不好意思提了。
“我爺爺讓你坐就坐,知道的是你客氣,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瞧不起我家呢。”楊淑玉把金珠按住了。
金珠聽了這話,只得坐了下來。
“對了,金珠,今天怎麼沒跟阿想哥去田家寨做生意?”楊淑玉問。
“阿想哥回來了嗎?我不知道?”金珠反問。
她確實不知道。
“應該回來了,我們那沒有特別放假,但是這週末可以休兩天。”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說。
金珠想起來她是楊淑玉的姑姑,叫楊美英,好像在縣裡的重點高中教書。
“對了,金珠,你還不知道吧,我姑姑就是阿想哥的老師,我姑姑說,阿想哥期中考試考了全班第三,全年級第五。”楊淑玉頗有點與有榮焉的意味。
“你是阿想那孩子的老師?”楊濟華似乎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女兒是黎想的老師。
“我不是班主任,我只教他歷史。”
“阿想?誰家的孩子?”楊淑玉的父親楊寶江問。
“麻婆的那個外孫。”楊淑玉的婆說。
“是他呀?那個孩子聽說從小就聰明,好像會吹口琴,還會畫畫,現在怎麼樣了?”楊寶樹問,他是楊濟華的小兒子,如今在縣委上班。
“是會畫畫,聽他班主任說過,這孩子畫畫正經不錯,極有天賦,想鼓勵他去考帝都q大的美院,可惜被他拒絕了。”楊美英嘆口氣說。
“啊,為什麼?”楊淑玉問。
“能為什麼,當然是缺錢了。一套正經畫水彩畫的工具配齊了就差不多要四五百塊錢,普通的一節輔導課也得五六十,好一點老師要上百塊,他外婆一個人哪裡供得起?”楊美英搖頭。
“對了,爸,這些年阿想的舅舅一直沒有回來?”楊寶江問。
金珠聽了這話嚇一跳,黎想還有舅舅?
楊濟華聽了搖搖頭。
“那他這成績能考上什麼樣的大學?”楊寶樹問。
“北京的一本肯定是沒有問題。”
“這就不錯了,學美術也不是那麼好出頭的,有幾個能成名成家的,大多數人不是都默默無聞的?他家這個條件,要我說,其實上個普通大學更好,將來學費便宜,還好找工作。”楊寶江說。
“是這個理,麻婆也一年年歲數大了,眼睛也不行了。”楊濟華點頭說。
從楊濟華家出來,金珠有些鬱郁的,她有些確定了黎想是在生她的氣,上次走的時候連個告別也沒有,這次回來也沒過來說一聲。
就是不知這是黎想自己的本意還是麻婆的意思。
金楊見金珠不高興,也猜到了是為黎想。
“大姐,不如我們來幫阿想哥吧,我知道阿想哥特別喜歡畫畫。”
“我們幫他?”金珠看著金楊,金楊有多寶貝那些錢她是清楚的。
“大姐,你想啊,要是沒有那筆捐贈,我們也是打算自己掙錢養活我們自己的,我們就把那筆捐贈借給阿想哥,反正我們上大學還早,等將來阿想哥大學畢業了,再讓他還我們就是了。”
金楊默算了一下,金珠一年賣衣服賣絲帕差不多能掙個三四千塊錢;家裡的老母雞孵出了十六隻小雞,加上村委會送來的那些,大大小小一共有五十隻雞鴨鵝了,這些一年怎麼也能掙個一千塊錢。這麼一算他們一年差不多能掙到五六千塊錢,而他們一家一年有兩千塊錢夠花了,結餘下來的錢存幾年就夠上高中的了。
其實,金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沒說出來,她知道楊大山就要回來了,這錢放在家裡,難保不會被楊大山搜刮了去,可借給黎想就不一樣了,不但能幫到黎想,幾年後還是有可能收回來的。
金珠聽了這話沒有做聲,她需要好好考慮考慮。
謝謝快樂來敲門和克麗絲塔兒的打賞,謝謝支援。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四十章、謝禮
金珠其實也想幫黎想一把,可是這錢怎麼送給黎想,卻是個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