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3/4 頁)
麼重要客人,送他們到畫室之後並沒有走,待他們從畫室出來把他們直接送到了方教授家門口這才離開。
金珠是第一次來方教授家,方教授住的並不是樓房,而是一棟有些老舊的小四合院平房,聽黎想說,這一片小平房是q大的老教授們住的房子,都是些全國著名的人物,至於方教授為什麼住進了這裡,黎想也不大清楚。
黎想按響了大門的門鈴,不一會出來一個二十多歲保姆打扮的人,見到黎想,點點頭,說了一句“客人們在西廂房。”
四合院並不大,只是一進的,三間上房,幸好東西有兩間廂房,中間有一小塊空地,沒有樹,只栽了些花花草草。
所以金珠和黎想一進門方教授便從窗戶裡看到這兩人了,黎想領著金珠走到了西廂房,也是方教授的畫室和書房,面積不小,足有三十多平米。
“來來來,我們正在看你們兩個的畫稿呢。他們幾個都不相信你們兩個是自學成才的。”方教授見到黎想和金珠,忙笑著招呼兩人進門,並向兩人介紹在座的幾位客人。
金珠一進門就注意到方教授對其中一位頭髮發白的八十多歲老人很是敬重,不光他敬重,周圍的人對這位老人家也同樣相當敬重。
聽方教授介紹說這位老人家姓李,名字沒有說,只說李老曾經是中央美院的教授,是國內著名的國畫大師,也是方教授的恩師。
金珠一聽對方姓李,又是中央美院的教授,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李睿鐘的爺爺,因為李睿鍾說過他爺爺曾經是一位著名畫家,也是美院的教授。
這會見了這位老人,金珠得出了一個很明顯的結論,這人絕對不會是黎想的父親,這花白的頭髮和鬍子跟田豐順嘴裡的落魄畫家明顯對不上。
金珠想的也正是黎想所想的,所以兩人不約而同地對視了一眼,微微搖搖頭。(未完待續。)
ps: 暈死我了,好容易有了一章存稿打算週六用的,現在提前發了,週六的加更恐怕趕不出來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是還是不是
李老本來正坐在沙發上,看見黎想和金珠進門原本是既驚又喜的,驚的這兩個孩子這麼年輕,尤其是金珠,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高中生,喜的是年紀輕輕便有這等才華和功力,實屬難得,一股愛才之意油然而生。
誰知當方楚雁向這兩個孩子介紹他時,他注意到黎想和金珠的眼睛都亮了一下,可惜在打量過他之後兩個孩子對視了一眼,失望地搖搖頭。
對,沒錯,就是失望,兩個孩子見到他似乎有幾分失望。失望,難道說這兩個孩子認識他?
這似乎不太可能吧,他雖說有點名氣,可由於家族的緣故,極少在公共場合露面,絕大多數的人是隻見其畫不見其人,更別說兩個這麼點大的孩子。
還有一點,如果他沒有老糊塗的話,他只聽見方楚雁介紹了他的姓和職業,並沒有介紹他的名字,難道兩個孩子真的見過他,知道他是誰?
李老按下心裡的狐疑,先看向了金珠,因為從那幅蓮花圖來看,金珠的繪畫功底似乎比黎想更紮實些,技巧也更強一些,可這麼看起來金珠的年齡卻又比黎想還小几歲,於是李老看向金珠的目光多了幾分研味。
“聽說你和你未婚夫兩人都是自學畫畫的?”李老問。
金珠點點頭,“他是自學的,我是跟他學的。”
黎想聽了忙說:“我也不算是完全自學,也觀察過別人怎麼畫畫。還有。我們兩個是互相切磋,取長補短。”
“觀察?怎麼觀察?”李老的目光轉到了黎想的臉上。
不知為什麼,看到這張臉。李老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也有種說不清的熟識感,因為這點親切感和熟識感,李老的語氣和目光都溫和了很多。
黎想把這種溫和看做了是鼓勵,便把他小時候看到有遊客來寫生時會站在人家後面觀察人家怎麼佈局怎麼用筆的經過學了一遍,當然也包括了他從小到大的美術老師對他的指點以及進大學後正式師從方教授的經歷都簡單說了一下。
“不錯,不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李老點點頭,見黎想和金珠又抱了幾幅畫卷來。便讓兩人開啟。
黎想帶了一大一小兩幅山水畫,都是河東寨的風景畫,而金珠帶來的卻是兩幅水墨畫,一幅畫的是梅花。一幅畫的是竹子。這是她的長項。
大家先看的是金珠的水墨畫,第一幅畫是竹子,金珠畫的是一塊大岩石,大岩石附近長了十來棵竹子,竹子很細,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的,可竹根卻依然紮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