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吹呢。
可這個時候黎想也不能退縮。
因為苗人一般性格爽朗,對歌舞的喜好是與生俱來的,張口就唱,抬腳就跳,要的只是一種宣洩,一種表達,並不是表演。黎想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怕別人笑話他不像苗人,只得硬著頭皮開口了。
他唱的不是苗族的民歌,而是一首他經常吹的曲子,不過絕大部分人都不清楚這首歌叫什麼,當然也是第一次聽到歌詞,其中也包括金珠。
“深夜花園裡四處靜悄悄,
樹葉也不再沙沙響,
夜色多麼好,
令人心神往。
。。。”
黎想的聲音很渾厚,加上他對這首歌傾注的情感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一開口便把大家震住了,蘆笙也停了下來,舞蹈也停了下來,眾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場子中間那個有點靦腆的高個男孩。
黎想唱了第一段便沒再唱下去,因為他忽然意識到,大白天的唱這首歌不應景,再說人家楊大壯是要搬家,應該唱喜慶熱鬧的曲子,而不是這種帶點憂傷的調調。
“這娃準是又想起他媽媽了。”有人低語了一句。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曾經在江邊聽黎想吹過這調調。
“金珠呢,金珠。你也來唱一首吧,我們楊家寨出了你們兩個大名人,你也來唱一首。”有人想緩和一下氣氛。提議說。
“乾脆兩人一起唱吧,這兩個娃站在一起,男的俊女的俏,這可是我們寨子裡的兩個大寶貝,現在外面多少人羨慕我們楊家寨養了一對這樣的好娃。”有人起鬨。
“可不是怎麼地,一起唱吧。一起唱吧。”有人響應了。
“別,我唱不好。”金珠擺手說。
“又不是讓你去電視臺唱。怕什麼,阿想,去。站到金珠跟前去,你們兩個對一個。”有人喊道。
苗家青年喜歡在山上唱情歌,要是覺得對方對上眼了,便可以唱和求愛。這點比漢族要開放得多。
可問題是金珠不是真正的苗人啊。她連開口唱歌的勇氣都沒有,一聽讓她和黎想對唱,扭身就想跑,卻一下被眾人推了回來,因為她的外圍還有兩圈呢。
“唱吧,唱吧,人家阿想都唱了,你可不能怯場了。”
楊大山見這麼多人在作弄金珠。放下手裡的蘆笙,笑著說:“我家金珠才十四歲。哪裡會唱什麼對歌?”
“大山子,今天可沒有你事,一邊去,我們就想聽聽金珠亮幾嗓子,怎麼還不行?”幾個女人們推走了楊大山。
“要不,我們唱一個吧,不唱今天交不了差。”黎想走到金珠身邊,對著金珠低聲說道。
金珠抬頭看他一眼,只見黎想的眼睛裡似乎能擰出水來,臉微微有點紅,不知是激動的還是害羞的。
“那就唱《苗嶺飛歌》吧。”金珠說。
“我不會。”
“你會的我也不會。”金珠想起他剛才唱的那首歌,她也是第一次聽歌詞,曲子倒是聽黎想吹過一兩次。
“我們唱《金菊花》吧。”黎想雖然不曾當眾開口唱過,但是從小聽著麻婆唱歌長大,哪能真不會唱?
“好。”這首歌金珠的記憶裡也有,李小蓮做事的時候也時常哼著,後來金珠又聽金楊和金柳唱過。
於是黎想先開口了。
“金菊花,銀菊花,有因莫許萬富家,
富家媳婦真難做,對面舂米對面量,
還要講我偷谷偷米親爺孃,
我的爺孃啥爺孃,
金鑲屋柱銀鑲梁,金絲竹竿曬衣裳,
磨磚湊地金堂光,石板明堂一樣長。。。”
金珠聽了跟上第二段。
“金菊花,穿綠衣,梳妝打扮歸娘嬉,
妹妹看到笑嘻嘻,哥哥看到坐坐起。”
阿媽看到忙下廚,
阿嫂看到脫麵皮,關抽屜,鎖大櫥。
勿食嫂嫂孃家飯,勿穿嫂嫂孃家衣。
有娘有爹要來嬉,娘爹勿來嬉。
前門出青草,後門出狼衣,再也勿來嬉。
。。。”
彼時的金珠並不明白黎想選這首歌是什麼用意,只是覺得這首歌朗朗上口,加上又不是情歌,便跟著他唱了一段。
兩人唱完之後,人群中有人低語,“這兩個爹孃疼愛的孩子,偏是唱了一首這個。”
“可不是這話,哎,可見這人啊,是沒有十全十美的。”
“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