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2/4 頁)
自己的頭。
“這麼大的事情我怎麼敢替你做主,你不是說跟你家西嶽一起嗎?”金珠笑著打趣了她一句。
“我不敢報太熱門的專業,怕搶不過別人。你呢?你學什麼?”
潘曉瑋的成績在省裡排名在三十名左右,而大學招生每個專業一般只給二三個名額,她沒有競爭力。
“我學歷史。”
潘曉瑋一聽摸了摸金珠的頭,“你發昏了吧?學歷史的可不好找工作了,你這麼好的成績為什麼不去學新聞,哪怕學中文也成啊,將來你可以去做文秘啊,大領導的文秘。”
金珠笑了笑,她真沒想做什麼文秘,她只是想學歷史,將來找一個機會把她知道的那些歷史知識以著作的形式公諸於世,同時為那些散佚的古籍盡一份綿薄之力,能修補多少是多少。
“算了,不跟你說,跟你真不是一類人,我還是去找我家西嶽商量商量,對了,忘了跟你說,楊琴才考了502分,吳露比她強一些,考了522分,一本可以上,帝都應該進不去了,你可以放心了。”潘曉瑋走了兩步又轉過身笑嘻嘻地告訴金珠。
“帝都那麼大,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帝都,我有什麼放心不放心的。”
說實話,如果不是帝都大學的歷史最強,而黎想又在q大,金珠並不是很想進帝都,她怕自己再跟康馨那些人牽扯上。
好在上次聽康馨說她想去出國去唸大學,就是她哥哥不是很贊成,但是以金珠的推測,如果康馨說去的話她哥哥應該不會攔著。
聽那個崔甦和施夢渝說話,好像他們那個圈子的人絕大部分都會選擇去國外留學,而李睿釗之所以選擇q大是因為他以後要從政,所以大學選擇在國內,研究生再出國去。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沒有說,但是金珠猜到了幾分,這個q大和帝都大學就相當於她上一世的太學,太學裡出來的人不管是為官還是做學問都是佼佼者,這樣的人脈誰會捨得放棄?
金珠找到劉晟,得知劉晟的父親沒有大礙,只是磕破了頭,有點腦震盪需要住院觀察兩天。
“那就好,對了,剛才聽曉瑋說你學經濟,到底選哪個學校?”
“帝都大學,你家黎想說帝都大學的經濟專業略強一些,這可怪不得我,我先宣告,我不是追著你去的。”劉晟舉著雙手說。
“放心,我有自知之明的,你不用特地宣告。”金珠笑了笑。
三年了,他們之間的友情已經不是簡單的友情了,似乎上升到了親情,但金珠明白,他們兩個之間絕對不是男女之情。
忙了一上午,回到家,見楊靜正趴在茶几上研讀志願填報資料,根據剛剛公佈的分數,她比二本線多了二十分,上不了一個好二本,只能去些師範類或者城市學院類的院校。
“以前覺得能上二本線就不錯了,真上了才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你看看,好一點的二本跟一本線差不多,甚至還有比一本線分高的專業,我這個成績只能去西北、西南幾個偏僻的省份,像帝都、魔都以及江浙一帶根本想都別想。”楊靜抱著一本厚厚的書哀嘆。
“那你想去哪裡?”
“算了,我還是留在本省吧,好歹路費便宜些。”
金珠接過她的書,看著她選出來那些學校,選來選去,確實沒什麼好地方好大學,不是新疆、西藏就是青海、寧夏,
就像楊靜自己說的,去那些偏僻的地方的確還不如就留在本省,好歹還節省些費用。
由於志願填報有好幾天的時間,楊靜在金珠家住了兩天又跑去楊琴家住了兩天,從楊琴家回來楊靜又有些動搖了,因為在本省念大學畢業後想出去大城市找工作就很難了,還不如去帝都或者是魔都念一個名牌大學的三本,那樣可以挑一個好專業,將來找工作的機會還多些。
據說楊琴就是放棄了一本選了一個帝都的二本,而楊琴就是跟吳露學的,所以楊靜便也開始搖晃了,長這麼大,她連一次市裡都沒去過,如果她選擇了在省裡唸書,估計以後想出省也難了。
“金珠,你說我怎麼選?”
“這個我幫不了你,你自己考慮清楚你將來是打算做什麼再來決定這個志願怎麼填。”
“我想去大城市,我不想一輩子窩在這小地方,也不想我的孩子將來也窩在這,可我又怕我爸供不起我。。。”楊靜實在是為難。
“這個倒不是問題的關鍵,我聽說大學可以勤工儉學的,你家裡給點,你自己掙點,不行我再借你一點,問題是你自己要考慮好,我聽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