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第3/4 頁)
市長有一個想法,他想借著黎想的名氣把乾東市的非物質文化向世界推廣一下,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認識到乾東,對乾東這座城市有興趣。
至於金珠就更好說了,有機會把她的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或電影請到乾東來拍攝,乾東市不光有一個田家寨,還有無數像田家寨一樣風景優美的村落,只不過它們現在還養在深閨人未識。
黎想一聽對方是想採訪他們來做一期勵志節目,倒是也沒拒絕,不過要達到宣傳片的效果,肯定是要錄製一些外景的,時間上就有些趕。
於是,黎想拒絕了這幾位政府官員的邀請,直接回了上善,市電視臺的人跟著他們,先去的上善一中,把金珠的班主任和黎想的班主任都叫了過來,原來的徐校長現在的徐局長得到訊息也趕了過來,陪著黎想和金珠去當年的教室、圖書館、實驗室轉了轉,和學生們交流了些學習經驗,同時也和黎想資助的三十位貧困學子見了個面。
金珠也才知道,原來她昏迷的時候黎想為了廣結善緣,在上善一中出錢資助了三十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唸書,每個年級十名。
不僅如此,他還出一百萬在上善一中建了一座圖書館,出一百萬在梧桐中學建了一個物理實驗室和一個化學實驗室以及一個機房,出一百萬給楊家寨小學重建了校舍和圖書館。
恐怕,這也是他們找他做這個訪談的理由之一,他出了錢,對方總要回他一個出名的機會。
晚上,黎想和金珠在學校對面的小飯館宴請了一中的老師和校長,把酒話當年,也算賓主盡歡。
次日一早,黎想和金珠一行回到了梧桐鎮,應電視臺的要求,他們一行也去鎮裡的中學轉了一圈,負責接待他們的是孫泉和新來的校長。
新來的校長並不清楚孫泉和金珠的那些過節,倒是很羨慕孫泉曾經教過兩個這麼優秀的學生。
“一直就想找機會認識一下二位,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援,託你們的福,我們梧桐鎮中學的軟體設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幫孩子們可高興了。”校長激動地握住了黎想的手。
鄉下條件的確有限,別說機房了,連正常教學範圍內的實驗基本也是用嘴說說,想動手自己做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當今年年初這兩個實驗室和機房落成之後,學生們看著一臺臺嶄新的電腦,以及一排排整齊的實驗室用具,興奮得像過年一樣。
“李校長客氣了,我和內子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當年學校對我們也有過諸多照拂,飲水思源,師恩難忘,這才想著盡一點綿薄之力。”黎想把手從李校長手中抽出來,主動向孫泉伸過去。
“恭喜你們,沒想到這麼快你們就衣錦還鄉了,倒是真應了老師那句話,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孫泉一邊說一邊用餘光掃了眼金珠,他實在是怕金珠這個時候給他難堪。
因為今天來的不光有電視臺的記者,還有縣裡和鎮裡的領導以及教育局的徐局長,萬一金珠真給他上點眼藥的話他這個教務主任也做到頭了。
金珠倒不至於如此狹隘,今天要不是因為電視臺非要走一趟,她肯定不會進來,因為教過她的幾位老師都調到縣城去了,上次她結婚的時候周傳英已經把學校的一些人事變動告訴了她。
“算不上衣錦還鄉,外子說得對,我們也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還有,金子不金子的不敢說,不過我們兩個的運氣的確比別人好一點。”金珠抱著孩子淡淡一笑。
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很多。
穿越加重生,愛人、孩子、事業、金錢、地位,想抓住的都抓住了,這樣的運氣的確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可孫泉不理解這些啊,他以為金珠是在暗諷他,十多年前他便開始努力往縣城調,可至今卻依舊窩在這個小山村,幾次差點要成的時候都壞在了金珠手裡,因此這個樑子還真不太好解。
可解不解的又能如何?
人家金珠根本不在乎。
十年前他便奈何不了她,十年後就更不用說了。
金珠自然沒有興趣去看孫泉那張便秘的臉,黎想也深知這一點,因此便沒有張羅請這裡的老師吃飯,而是直接回了村裡。
站在自己的家門前,看著眼前這棟破爛不堪的房子,金珠有點怯步了,電視臺的記者們卻興奮了。
他們很少見過這樣簡陋破舊的房子,跟金珠和黎想的光鮮反差實在是太大了。
原來這就是真正的貧寒之家,兩個沒父沒母的孤兒不僅帶大了這麼多孩子,竟然還把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更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