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2/4 頁)
”西淑芬替李小蓮分辯道。
“好,那就都留下來,二嬸和二叔負責出去給客人接風,兩位姑父幫著張羅敬茶上煙,兩位舅舅是尊貴的客人,一會好好陪新郎喝幾杯酒,媽去洗個臉擦點東西,一會好好接待客人。”金珠不偏不倚地給大家派了任務。
楊大力和林月梅兩人剛端了一張桌子擺在了屋外的平地上,田方舟一行便上來了,楊大力和林月梅趕緊奉上了雙杯酒,一邊唱一邊送到了客人嘴邊。(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三章、幸福的定義(結局章六千字)
田方舟的叔叔喝了楊大力遞過來的雙杯酒,接著唱起了感謝歌,並把手裡的一個裝著兩隻小雞的籠子和雨傘交給了楊大力,兩人手牽手進了堂屋。
接著,便是田方舟的嬸嬸和林月梅也同樣手牽手進了堂屋。
進屋後,田方舟的叔叔也一直口不停地唱歌,一邊唱一邊遞給楊大力幾個鋼鏰,一共四塊八毛錢,這是讓楊大力用來墊桌子腳的,而桌子是要用來擺放彩禮的,這叫曬彩禮,讓女方的親友們看看新郎的家底和誠意。
楊大力接過這幾個鋼鏰,擺好桌子墊好桌腳,這時,田方舟的嬸嬸高聲唱了一句,意思是女方這邊已經準備好桌子了,外面挑擔的那二十個小夥子聽到這聲吆喝才挑著東西進來了。
先是給新娘父母的禮金,接著是給新娘的衣物首飾,再然後是新娘長輩們的禮物,最後是那些酒和豬肉以及雞鴨鵝等。
這些東西理應由楊大力和林月梅以及在座的長輩們看一眼,一般情況下這些彩禮是定親的時候商量好的,要寫在禮單上的,這次送過來新娘這邊是要對著禮單檢視一下有沒有遺漏或者少了什麼。
可因為金楊結婚省了好幾個流程,故而這禮單是前幾天陳秀芝來找金珠時臨時擬定的,這會金珠卻忘了拿出來,因此大家都等著看金珠的眼色行事。
金珠見此忙從自己的圍裙兜裡找到了這張禮單,給了林月梅。
東西對好之後,論理,這個時候該田方舟出場了,他得由楊大力帶著向新娘的父母和長輩們行跪拜禮,然後由楊大力把那些禮物交到田方舟手裡,再由田方舟親手把東西交到長輩們手裡,這叫認親。
第一個應該跪的就是女方的父母,這個倒沒有什麼爭議,李小蓮就在這坐著呢,可問題是,田方舟如果跪了李小蓮,這禮金就得交到李小蓮手裡,周水仙第一個不幹。
因為陳秀芝對這門親事相當滿意,加之先前的相看和定親等過程都省了,因此這次的禮金直接送了十萬塊現金,取一個十全十美的好意頭。
在座的知道這禮金一般給父母的,感謝父母把新娘生下來並養大了新娘,換句話說也叫奶水錢。
不過一般的農村家庭給不到十萬錢這麼多,有個三四萬四五萬就很不錯了,那年黎想之所以給了楊大山六萬六,也是因為他做廣告手裡積攢了一筆錢,加之他對金珠實在是心重,愛屋及烏,便掏了六萬六。
可這一次,誰也沒想到田方舟家也這麼大方,居然給出了十萬錢的禮金,因此大家都被桌子上的這一長捆鈔票驚呆了。
他們驚呆的倒不是這十萬錢本身,而是這十萬塊錢的歸屬問題。
周水仙是第一個對這個錢動心的,楊大山不在了,這奶水錢自然就該由她這個做媽的替兒子拿著;可石玉英等人不這麼看,李小蓮那些年為了這幾個孩子吃了這麼多苦,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那些年是靠著李小蓮撐起了這個家養大了這些孩子,即便後來李小蓮離婚出了這個家,楊大山接管了這幾個孩子,可楊大山在家也只待了三年便出去打工了,從此便再也沒管過幾個孩子,因此,論貢獻,楊大山是決計比不上李小蓮的。
故而,這錢不能給周水仙。
李小蓮自己倒沒對這錢動心,她反倒覺得這錢應該給金珠拿著,因為是金珠把這幾個弟弟妹妹們帶大的,可她知道金珠不差這點,而金珠肯定會把這錢給她,因此她打算把這筆錢給金楊做嫁妝,因為她知道這幾個孩子裡就金楊的條件差一些。
“金珠,這錢我拿了給金楊,我一分不要。”李小蓮也怕周水仙鬧起來太難堪,主動對金珠說。
當然,這話也是說給在場的周水仙之流的人聽的。
金珠聽了這話笑了笑,先掃了眼屋子裡看熱鬧的人,有嘲諷的有羨慕的也有不平的,看得出來,大家都對這十萬塊錢的歸屬有興趣,因為這意味著李小蓮到底是不是真的被金珠幾個接受了原諒了。
再看一眼身邊的李小蓮,一直是一副畏畏縮縮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