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第2/4 頁)
“還有我,還有我們兩個呢。”曲封拉著楊靜走來了。
“十三個,這數不吉利,你們兩個還是靠邊站吧。”潘曉瑋樂呵呵地對楊靜和曲封做了一個怪臉。
“寧寧,來,過來跟姐姐們一起照個相。”金珠向寧寧招了招手。
“我?”寧寧看看金珠,又看看金牛,再看看她父母,到底還是沒敢動地方。
“讓你來就來。”金牛上前幾步拉著寧寧的手走進了陣型。
“好小子,金珠,你也不管管,這樣也行?我這虧吃大了。”劉晟抗議了。
“得,你這叫還叫吃虧?我可是金楊念大一暑假才把她追上的,我最虧了。”田方舟抗議。
“行了,吵什麼吵,要是把你們大姐氣到了,回去一律跪搓衣板。”黎想故意板起了臉說話。
“真的還假的啊,跪搓衣板?你跪過?”劉晟撇了撇嘴。
“別人我不敢說,你呢,自求多福吧,看回帝都後她怎麼發落你們兩個。”黎想給了劉晟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
劉晟很快想到了什麼,忙看向了金柳,金柳這會正小心翼翼地扶著金珠呢,她是怕金珠被人擠了。
“姐夫,大姐夫,拜託了。”劉晟向黎想做了一個抱拳的動作。
“咦,有陰謀。”潘曉瑋眼尖,看到了劉晟在討好黎想。
“好了,人家攝影師都等半天了,快點站好,誰再搗亂就驅除出去。”黎想從金玉手裡接過孩子抱了起來,另一隻手則攬住了金珠。
“大家長髮話了,來來來,站好了,看著鏡頭,來,一二三,喊,茄子。”攝影師站在了隊伍前面,端著相機對著大家。
當天晚上,乾東市和上善縣的晚間新聞後播了一個特別報道,《從一場婚禮看一個留守家庭的蛻變》,這個節目的開始是當年金珠姐弟四個跳江的新聞,還有當時的錄影和照片以及相關的文字報道,接著是這姐弟幾個成長的軌跡,其中好多畫面是金珠和黎想參加各種比賽的鏡頭,也有金柳剛開始接的那幾個廣告。
最後放出來的是這次回鄉的採訪,節目的末尾是一場婚禮現場的報道,鏡頭前十幾張年輕面孔無一不是笑逐顏開的,任誰看了都羨慕不已,因為他們在告訴大家,我們是幸福的一家人。
最後的畫外音是金珠錄製的,“。。。其實對我來說,幸福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成長的路上有人陪你哭有人陪你笑,苦一點累一點都無所謂。這一路走來,我們雖然沒有得到多少父母的關愛,可我們憑著自己的努力也一樣收穫了事業和愛情,同時也收穫了親情,就像我先生說的,不是隻有血緣關係的人才叫親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多的是靠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寬容,最後再說一句,很感謝這一路有你們相伴,祝我們這個大家庭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壯大。”(未完待續。)
番外 一、 金珠(一)
八月底的帝都依舊熱得像個火爐,金珠剛從帶空調的清涼咖啡館出來,被外面的熱浪一襲,眼前一黑,差點暈厥了。
“怎麼了?”身後跟來張曉潔上前一步扶住了她,問道。
“沒什麼,就是總也不出門,有些不太適應這氣候了。”金珠站穩後笑著回了一句。
不是她矯情,事實也是如此。
雖說她現在還是一個學生,可身家早就過億了,黎想現在成了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拿過好幾個國際大獎,因此他現在接一個專案起價都是八位數,為了求精,他一年只接三個專案,這一項的進賬至少是三千萬,再加上公司的其他分紅,他一年少說也有四五千萬的收益。
金珠自己本身也不差,她雖然沒有成立工作室,不過每年基本也有一部小說問世,而且她的小說一出來,不僅是網路熱銷,實體書、電視版權、電影版權、海外版權、甚至還有什麼遊戲版權都是火得不要不要的,此外,她一年還接到不少國內外大學的講學邀請,因此加上講學費和亂七八糟的稿費,她一年也有一千來萬的進賬。
另外,劉晟的老家客棧和田方舟的方舟裝修公司每年的分紅加起來兩人也有四五百萬,因此,他們兩個的家底著實蠻厚了。
所以,每年的寒暑兩個大假期,黎想基本什麼也不做,帶著金珠、金玉和兩個孩子還有夏天去廬山、黃山等地避暑,冬天去雲南、海南等地採風,偶爾也回老家,其實說白了就是陪著老婆孩子玩。
回帝都後,他們也基本住在鄉下的莊園裡,很少回市區住,因此金珠才會說不太適應這氣候了。
這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