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煽情+酷+深沉=內涵?(第1/2 頁)
片刻之後,化好妝,陳天都跟劉徳華、孫轟雷兩人講戲,邊比劃邊說戲的講解著,甚至連如何走位、該如何控制表演都說清楚之後,這才開始試驗幾遍。大概沒問題後,才正式開拍。
整個劇組在完全準備就緒的時候,陳天都喊道:“!!!”
此刻,已經是上午1o:oo,難得的冬日陽光正足,從這場戲的準備工作足足用了三個小時就能看出陳天都對這場戲的重視。
天台上,黑色整齊西裝潔白襯衣無領帶的劉德華,一步步走入迎著陽光走入鏡頭之中,晴朗的天氣下陽光刺得他必須眯著眼才能看清眼前的一切,不過,這可不是表情差了。而是就該這麼演,陳天都剛才說戲的時候,可沒說該用這個反應。
這自然而然的反應,就是影帝的本事。
劉徳華登場之後演出了在天台上尋找陳天都身影的舉動,幾次轉身尋找的視線都向著鏡頭,第一次看到大廈鏡子中投出自己的影子,陡然吃驚的轉身。四下檢視陳永仁的身影。幾個鏡頭一轉,就說明了他來的第一目的到底是什麼,就在此時,這個鏡頭結束了。
“stop!”在監視器後面的陳天都暗自點頭叫好,“華哥,很好,不要動。轉鏡頭,下一個階段準備。”該他出場了。
這棟大廈的天台是沒有太好的藏身之處,要是陳天都在天台上站著,劉徳華根本就不用找,如此一來,後邊那一幕陳永仁突然出現在劉建明身後用槍頂住他的畫面就會成為笑話。
所以必須要多遍拍攝,剪輯效果。
可這裡,也有兩個選擇。
美版之中,是躲在樓梯間後面,迅猛的衝出去頂住他的後腰。港版中鏡頭一切都是往美化方向發展。精心渲染出了一個“酷”的無間道,而美版或者不懂酷或者不屑於酷,製造出了一個更“真實”的無間道,更多的是當成一個社會故事在拍攝。
美版和港版都很好看。
但美版少了一些煽情、玩兒深沉、裝酷,因此容易給人一種錯覺:美版比港版膚淺、沒有深度、沒有內涵。陳天都自然不會覺得這和內涵有什麼關係。因為老馬是想用寫實的鏡頭,來更加殘酷的講故事。
可以對比一下兩個版本的鏡頭表現和人物表現。
無論是表情還是對白,並不是老美不擅長表現酷。這種感覺不只在看電影上,小說、動畫、遊戲,無不如此,那就是文化差異。比如你要是跟他來這麼一句,“西門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
只這一句話,這個人的“酷”勁兒就馬上被刻畫出來,中國觀眾就會自動腦補出這樣一個場景“古鎮、小店、夕陽,一把劍滴著血(特寫),一個人一身白衣站著一動不動,衣服的下襬風的吹動下微微飄動”——劍神啊,怎一個酷字了得。
老美呢,他們不來“西門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這種繞圈子的話,可以是這樣——
“你瞪他一眼,然後他說:**you!”
美國電影的表現很直接、很市井。即使陳天都在《駭客帝國》中無論怎樣穿黑衣服戴墨鏡並費盡心思的擺pose,這種酷和香港電影或者日本動畫比起來還是有區別。
港版無間道中,任何一個小細節都顯示出了一種酷,一種精緻,而美版“大大咧咧”。所以陳天都看到的那些未來影評,內地觀眾看完美版後也許會有種錯覺,美國電影真沒內涵啊。
可陳天都作為導演,他不能這麼想,否則他就幼稚了。
確實,無論劉德華在什麼處境下都能處事不驚,黃sir一死也要黑白鏡頭、各種電影技巧就跟上,陳惠琳隨便一個鏡頭也有藝術照的感覺,各種細節潛移默化地給了我們這種所謂有內涵的感覺。
但是,煽情+酷+深沉=內涵?
是美國人不喜歡看更酷的東西嗎?顯然不是,否則他們就不會發明“cool”這個單詞。
那麼陳天都該怎麼解決問題呢,他也沒轍,所以在一些面臨選a選b的雙選題情況上,他乾脆就拍兩遍。
一聲“stop”後,第一個鏡頭結束時劉德華都是站在那裡,沒有動彈。整個劇組立刻開始大轉移,全部轉到天台另一端,因為要拍攝這一邊的鏡頭了。
待一切準備妥當,已經過了一刻鐘了。劉德華除了蹲下休息一會,腳步一步也沒有挪動。孔乙己建議給他拍張照,讓他去坐會,一會在對比站回去,他自己拒絕的。
再次完畢後,所有人一同等待著留著小鬍子的陳天都入場,中間沒有任何休息的又一次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