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話那就容易多了。
“好的。”綺果也沒有意見,退到一邊,看著王夫子開始跳拜月舞。
拜月舞之所以大多數都是身著月白色霓裳,是因為拜月儀式在晚上舉行,白色在月光下比較顯眼醒目,更有一種朦朧的美感。
王夫子不愧是當年的拜月使者,她的舞蹈莊重,飄逸而神聖,讓人感覺到她跳舞的時候心裡的那股虔誠。
跳完一曲,王夫子就讓綺果演示一下,綺果記憶力隨著精神力的進階而增加,如今也算是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了,所以即使只有一遍,加上之前那個少女跳的時候她也在看,到時見所有的動作完全記了下來。
拜月舞最初是作為祭祀舞,很多的動作都是大氣簡潔甚至帶著幾分豪邁的,即使改了許多,卻依舊能看得出原來的樣子。
而最重要的就是,拜月舞將三跪九叩完美的融入到了舞蹈當中,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祭拜所需要經受的禮儀規範也都融入其中,難怪稱之為禮儀之舞。
王夫子發現,綺果跳的都很標準,很顯然將她的動作都記下了,但是不同於她的舞蹈莊重中帶著柔美,她的舞蹈比較剛硬,帶著一份大氣磅礴。
彷彿真正的祭祀舞那般,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力量,少了一分美感卻多了一份持重,等到綺果跳完之後,終於讓她不由自主的拍手叫好:“好,太好了,你是怎麼做到的?”
女子很少能夠跳真正的祭祀舞,因為女子舞蹈想來以柔美為主,缺少力量,而祭祀舞卻需要一些充滿力量的動作。所以拜月舞只能是拜月舞而不是祭祀舞。
“夫子說什麼?”綺果有些不解,她並沒有注意到自己舞蹈的不同。
“我是說,你是如何將舞蹈跳的那麼有力量的?”王夫子又在重複了一遍。
“力量?……可能是我學過拳腳功夫吧。”綺果沒想到居然會是這個,遲疑地回答。
“原來如此。”王夫子想了想大概也是,畢竟會學習拳腳的女子少之又少,就算是鍛鍊大多數也就是學習一些舞蹈,舞蹈的力量和拳腳的力量是不同的。
“你的記憶力不錯,幾乎所有動作都記下來了,不過有幾個地方還需要改進一下。”瞭解了之後王夫子就開始盡職盡責的教導她一些規範動作。
這些動作大多數都是在禮儀動作上,其他的為了完善禮儀而編成的舞蹈不統一併無大礙,但是禮儀一定要規範,這就是拜月舞的學習技巧。
所以王夫子接下來又專門教導了一下禮儀,這些禮儀和華國傳統的禮儀很類似,也不是女子的那種禮儀,更像是男子的禮儀,普通禮中的抱拳,鞠躬,作揖等等,以及大禮三跪九叩。
王夫子在禮儀方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行動間相當的行雲流水,透著一種古代女子少有,男子才有的大氣。倒不是說女子就沒有這種氣質,只是女子被男子以種種規矩束縛,早已經被磨平了那種與男子應該平等存在的稜角。
第五十四章:禮儀學習
綺果也跟著一絲不苟的學習,禮儀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做到王夫子這樣的程度,就要如同練武一樣每天練習。
不過不同於練武刻苦練習,禮儀還是有竅門的,那就是將那些禮儀動作都融入到生活當中,日常活動都緊守禮儀規範,一舉一動都可以用尺度衡量。
好吧,那樣才是真正的大家閨秀,自己也就是長了一張閨秀臉而已,其實本質上還是女漢子,而王夫子就是大家閨秀的典範。
綺果雖然欣賞卻並不羨慕,這樣的確很美,卻也約束,言行舉止都被束縛在框架當中,肯定很累。可能習慣了就好,可是在那之前得多累啊。
綺果很慶幸自己沒有成為大家閨秀,否則分分鐘就露餡。
要說真正能稱得上大家閨秀的千金小姐真心沒有幾個,大家閨秀不是出身好就能夠這樣叫的,叫出來的大家閨秀頂多算是個千金小姐。
而如王夫子這樣一舉一動都透著端莊大氣的女子卻非常少,更不要說她本身出生平民。
不是說平民就比較差,而是生活環境,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的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而且平民女子大多數從小要搬家裡幹活,要做到這樣動靜皆宜的氣質肯定下了一番功夫。
實際上,王夫子從極小的時候第一次看別人跳拜月舞就喜歡上了,憑藉著喜愛硬是將大部分的舞步都記了一下來偷偷練習,更是每年去觀看拜月儀式將記錯的地方改進。直到她年滿16,參加了拜月儀式。
可以說王夫子是永定府第一個完全依靠自學拜月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