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們王家在村裡人少,自己人心不齊就是等著讓別人看笑話戳脊梁骨。從現在起,你們都給我把嘴合上,悶頭幹事,哪個敢出去胡咧咧,別怪我請家法。”
第四十四章 回到童年
二叔家的新房蓋好後正式給兩個兒子分家。二老跟著長子王林喜在老院,王林遠夫婦高高興興地分去新屋,田地家產也分得清楚,兩兄弟都沒意見。
藍怡也覺得這樣最好,省得一大家子在一處鬧矛盾,只是林喜家的新房子在村南,離著遠些。
五月十四夏至數伏,天到了最熱的時候。宇兒和寶寶兩個有些拉肚子,吃不下東西。藍怡請來郎中看過,熬了幾回草藥吃下才見好。藍怡以為注意孩子的飲食和衛生就能讓疾病遠離,但是孩子生病後她的無力和惶恐讓她覺得後怕。這個年代醫療技術落後,得個感冒都要死人的,藍怡決心要惡補一番中草藥知識,也好給孩子們做些基本的疾病預防。
兩個孩子身體恢復過來後,她託給陳氏照料,自己到縣城書肆花兩貫買下一本配圖的中草藥入門書籍,書籍上講了常見草藥的用法和四季常見疾病及預防,也算滿足她的基本要求。兩貫錢在北溝村足以買下四畝的荒坡,足見這讀書耗費之大。
藍怡藉著程序去拜訪了夏婉又去牡丹園轉了一圈。此時牡丹花正在結籽,掛滿了骨果,只是骨果還綠著,個頭也沒長成,要再有一個月才能收籽。
藍怡此次到縣城是騎著毛驢來的,周朝緊隨唐風,女子出行騎馬騎驢也屬平常,不需側騎。藍怡平穩的坐在驢背上,單手握著韁繩盤算最近開荒的事情,忍不住哼起了小調,傍晚的山風吹過,帶來一絲絲的陰涼,讓人心情愉悅。
驢背上放著藍怡在縣城買的布料和棉絮,現在天雖正熱著,但是村裡人已經開始準備冬衣,藍依也就入鄉隨俗地跟著陳氏她們準備一家三口冬日裡要穿的衣服。她本人屬於比較怕冷的,兩個孩子也都還小,禦寒衣物都少不得。
周衛極騎馬出城門歸家,遠遠便看到自家隔壁的新鄰居,王林山的孀妻騎毛驢在路上慢性,嬌小的身影幾乎都掩蓋在頭上的大斗笠之下。
“弟妹。”
周衛極低沉磁性的嗓音打斷藍怡的思索,她抬頭看著周衛極一臉標誌性的大鬍子,答到:“週二哥,您這是從衙門回來了?”奇怪,為何自己沒聽到馬蹄聲?
周衛極在他們這一輩中行二,所以這一輩人都喚他週二哥或二弟。
“嗯,每日這個時辰衙門也就無事了。兩個孩子病好些了?”周衛極解釋道。兩家只隔一面牆,周衛極是習武之人,耳聰目明,藍怡家有人在院內談話,聲音大些他是能聽到的。
“好多了,多謝二哥掛記。”藍怡應到。她此時沒了騎驢的暢快,周衛極人高馬大,自己人矮驢挫,跟人家一比自己活脫一侏儒小兒!
藍怡語中帶著疏離和客氣,但沒有村裡別的女子見到他時的懼意,這讓周衛極覺得舒服了幾分:“弟妹,我與林山也是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日後有什麼需要二哥幫忙的地方,你直接招呼就是,不用客套。我還有事,先行一步。”
“週二哥先請。”藍怡望著他高大的背影,周衛極雖一臉兇相,但也並非劉氏言說的那般兇惡。劉氏曾言到周衛極乃是從邊關從軍歸來,在戰場上殺人如麻,性冷嗜血,村裡的婦女見了他都是繞著走,不敢與他打對面。
藍怡回到家時太陽已經掛了西山,她先到山坡上牽回山羊,才去陳氏那裡接回兩個孩子。
“宇兒,寶寶,有沒有覺得哪裡不舒服?”
宇兒搖搖頭:“娘,我肚肚好餓。”
寶寶也是一副沒精神的樣子。
二叔一家一日只吃早晚兩餐,農忙時幹活累中午才加些乾糧。藍怡今日去縣城給宇兒兩個準備了中午的點心和吃食,但兩個孩子習慣了中午的正餐,只吃點心也是不夠的。
“中午的點心吃了麼?”
宇兒拍拍小挎包:“吃了,還分給大福和妞妞她們吃了些,二嬸給我們煮了粥喝。”兩個孩子病剛好,身體還弱著,陳氏照顧他們的胃口,中午煮了菜粥讓他們補腸胃。
“那有沒有謝謝二嬸?”藍怡笑著問道。
“我有,寶寶親了二嬸一口。”宇兒自豪地說,他和弟弟都是好孩子。
“不錯,兩個都是好孩子,走,咱們回家娘給你們蒸雞蛋羹吃。”藍怡鼓勵地拍拍宇兒的小肩膀,加快腳步。
晚飯後,藍怡燒水讓兩個孩子洗澡。為了消暑,這兩日泡澡用的熱水加了艾葉和野菊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