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帝國主義戰爭歷時4年3個月,戰火燃遍歐洲大陸,延及非洲和亞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發生激烈的海戰。先後有33個國家被捲入這場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20世紀初的人類經歷的一場大浩劫,給交戰國帶來了空前的大災難。當時,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共計7340餘萬人,直接參戰部隊2900多萬人,死於戰場的約1000多萬人,受傷的約2000萬人,受戰禍波及的人口在13億以上,約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75%,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
是什麼引發了這一場世紀浩劫?根據歷史的記載,薩拉熱窩事件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是指薩拉熱窩事件,是指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為對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亞檢閱軍隊,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的青年波斯尼亞成員G。普林西普刺殺。
此後,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隨即各國相繼加入戰爭。似乎,這只是一次簡單的報復事件。但是,正如同今天以“9?11”事件為藉口向伊拉克開戰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樣是一場超大規模的經濟較量。
在當時的歐洲,德國已經超越了英國,一躍成為歐洲霸主,也成為了歐洲的心腹大患。英國想除之而後快,卻實力不足。於是,英國拉上德國的老對頭俄羅斯和法國,締結了三國協約;而德國也開始與奧地利聯手。歐洲的兩大對立勢力正式形成。
兩大勢力要隨時提防對方,因此要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大家都明白戰爭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都不敢輕易發動戰爭。兩軍之戰似乎一觸即發,世界卻在大家的強制壓制下顯得異常的安穩。但是,維持高強度的軍防給各國都帶了巨大的經濟壓力,照這種形式發展下去,帶來的債務危機似乎會比戰爭可能造成的還要嚴重。
此時的美國擁有大量的財富,能向兩軍提供信貸。但是,美國卻在總統威爾遜的干預下一直保持著中立態度。銀行家當然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他們不斷對總統施加壓力。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工業革命的帶動下,世界各資本主義大國的經濟實力都得到了迅速發展,各國的生產力和資本都已經高度集中。而此時各國的真正統治權,實際上是集中在少數金融家手裡的。正如梅耶?羅斯柴爾德所說:“只要我控制了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金融戰爭是所有戰爭的最高形式(6)
所以,在大選來臨之際,威爾遜還是向銀行家們屈服了。1913年12月23日,《美聯儲法案》透過,之後正式投入運作。之後,美國與英國簽定了鉅額貸款協議,爆發戰爭的條件終於成熟。金融家們從這單協議裡賺足了錢,卻帶給了全世界人民空前的災難!
在鄙夷資本家的醜陋嘴臉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重視金融的巨大力量,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切都是為了金融而戰!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滑鐵盧戰役中的金融戰爭(1)
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國際戰爭,然而大家注意到的往往都是它們的軍事形式。事實上,軍事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而###歸根到底便是經濟實力方面的抗衡。作為經濟的靈魂,金融戰爭總是無數次在軍事戰爭中充當著關鍵因素。
金融戰爭是所有戰爭的基礎,如果金融戰爭失敗了,難以維持消耗的一方就會處於劣勢。從拿破崙不費一兵一卒登上王位,到後來他在滑鐵盧戰役的大敗,我們可以再次領略到金融的神奇力量。
1815年3月1日,拿破崙率領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過監視厄爾巴島的波旁王朝皇家軍艦,抵達法國南岸儒昂灣。拿破崙登陸後立刻在岸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號召士兵和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反動統治。拿破崙的部隊隨後開始進軍巴黎,沿途的法國軍民無不熱烈歡迎,並紛紛加入到拿破崙麾下。波旁王朝派出的攔截軍隊,包括內伊元帥等人在內也紛紛自動歸附。到3月12日,拿破崙未放一槍一彈便順利進入巴黎楓丹白露宮。3月19日,拿破崙在萬民歡騰聲中,重登王位。
1815年6月18日,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拿破崙一世的軍隊與英、荷、普聯軍在滑鐵盧(比利時布魯塞爾以南20公里處的居民點)進行決戰。這是一場關係著歐洲大陸命運和前途的重要戰爭。如果拿破崙取得了最終勝利,法國將不容置疑地成為歐洲大陸的主人;如果威靈頓勳爵打垮了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