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4/4 頁)
意思,怎麼才算有遠見的君主呢?'
烈中流沉默許久。
半晌,他才嘆道,'要鳴王周遊列國,此舉確實危險,連我也不敢擔保鳴王絕對不會遭遇任何事故。但如果鳴王不這樣做,我為鳴王量身訂製的大計就無法施展,鳴王的作用無法發揮,到頭來,所謂我能讓天下一統的過程大大縮短的話,都將成為空談而已。'
這個人思維如天馬行空,剛剛說到天下之主需要具備的見識,一下子就無頭無腦的跳到了鳳鳴周遊列國的事上,聽的所有人如墜雲裡霧裡。
幸虧眾人已經對他有所瞭解,知道他謀定而後動,看似隨意的行為,其實大有玄機,都靜待他繼續說下去。
鳳鳴非常乖巧地給他一個話頭,'周遊列國這個任務,和丞相剛剛說的遠見有什麼關係呢?丞相可以先把治天下和取天下的那個事說明白麼?'
不要怪他頭腦簡單。
實在是烈中流頭腦太複雜了,說話一個圈繞一個圈子,可憐他鳴王的腦筋全是直的,彎都彎不過來,何況還要繞上十個八個圈子。
'治天下,比取天下難,這個相信大王和鳴王都明白。'烈中流淡淡道,'但是治天下,需在取得天下之前就做好準備,這一點,大王和鳴王想過麼?'
眾人心中一動。
容恬更是露出認真聆聽的神態。
'人人都知道,戰亂一起,必將生靈塗炭。其實塗炭的何止是生靈,萬物都會遭遇橫禍。十一國百年來的精髓,極有可能被毀之一旦。各種典籍、兵法、藥房、禮樂、民間秘籍,這些經年流傳下來的文化,大部分都會在戰火中消失,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令人痛心不已。'
烈中流此刻已經不復剛才在前廳處的強硬倔強,給人的感覺如沐春風,和暖宜人,像講故事似的緩緩道,'例如北旗,有一個叫孫夢的人,善於種穀,一生都在鑽研土壤和谷種如何配合,不同年份,不同的天氣,何種土壤應該播何種,都自由一套道理。據說他所種植的地,穀子收成總比別人多上六七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