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昨天我剛去了縣衙,王縣令收到知府公文,說是要加固河堤,已經準備加徵徭役,進行固堤了。”
“我回來之前,曾去知府大人府中參拜,知府大人也說過,朝廷下旨以民為先,准許徵加徭役進行固堤。”大郎說到這兒,有些猶豫。
一邊的果兒和二郎知道爹爹有正事和大哥商量,都安靜下來不再玩鬧,而杜沈氏聽到這兒,懸著的心也放下了大半,只有杜老爹依舊是愁眉未展。看大哥的猶豫,枝兒忍不住追問:“大哥,接著說啊?然後呢?知府大人還說什麼了?”
“恩···”
“說吧,大郎,怕是朝廷也不敢確保萬無一失,還有什麼讓我們接受不了的應對之法吧?”杜老爹看到大郎支支吾吾的,便猜到了大半。
“沒錯,爹爹,知府大人還說,若有萬一,就只能移民了,而且,怕是要往北··”大郎見爹爹已經猜到了大半,索性說了個清楚。
大郎的話音剛落,杜老爹還沒說什麼,杜沈氏先坐不住了:“什麼?移民?還得往大北邊去?憑什麼?難道這偌大的關東府還容不下我們?”
“你瞎嚷嚷什麼?要是容得下還用往北走?”杜沈氏的一番話打斷了杜老爹的沉思,杜老爹忍不住開口斥了一句。
“爹爹,真的有這麼嚴重嗎?會像老里正大爺說的,決堤了,我們家便會沉到水底,永遠不見天日嗎?到時候我們只能搬家了嗎”枝兒聽到這兒,忍不住追問,這可不是後世,說搬家就能搬家,從南到北幾天就能搞定的年代。以現在的交通,光是府城傳達公文,快馬晝夜不停的都得跑好幾天,若是去那傳說中的北方,怕是路上就得好幾個月,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人,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了,否則是不會有人離開家鄉的,因為前些年的戰亂,北方人煙稀少,皇上下了移民令也有幾年了,可是往北走的人還是寥寥無幾,而這寥寥無幾的人中,流民還佔了八成以上。
第二十四章
聽到枝兒這樣問,連杜沈氏都緊張的屏住呼吸,等著杜老爹的答覆。
“唉,我翻閱過十多年前的縣誌,裡面的記載不容樂觀!若是河堤擋不住了,這拜縣附近八成的村子必然成為水澤,從此,不見天日。”杜老爹語氣沉重,“而若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便只有遷村這一條路了,可我們這關東府,又哪有地方容得下這半個拜縣的人呢?也只有人煙稀少的燕北能容得下了,而這也正好合了皇上燕北移民屯田的想法”
聽到這兒,枝兒明白了,無論往北遷還是就地落戶,受災的村子必須一起,若是有哪個村子與眾不同了,必然會受到所有人的指責,不患寡患不均啊!
“那,那我們就是不遷呢?難不成這還是多大的罪過,還能砍了我們!”杜沈氏還是接受不了。
“你不走?故土難離?好啊,那你就留下吧,無妨!朝廷必然不會強逼著大家離開,但是,到時候水災一來,房子沒了,田也沒了,什麼都沒有了,你留下怎麼過日子?”杜老爹考慮的很全面,說的也很直白。到時候恐怕只有兩條路:一是,去北方,分田免稅;二則是,留下來,自尋活路。像自家這樣的,有門路,有功名,那便是無所謂了,無論怎樣都無傷大雅,不必北遷照樣能過得跟以前一樣,可是其他人呢?大部分人祖祖輩輩都是靠著莊稼過活,這田地到時候被淹在水裡,就是斷了大家的活路,若想活下去,就只能自謀出路了,而去北方等著分田,這便是朝廷擺在眾人眼前的明晃晃的的一條路。
“這,這”被杜老爹這麼一說,杜沈氏頓時慌了神了,對她來說,這輩子走的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所謂的燕北地區,對她而言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她實在無法想象燕北的生活。
“娘!你放心!咱家不會到那種地步!不提爹爹,就是孩兒,也已經有功名在身,便是有什麼意外,咱們也會過得好好的。”大郎看見杜沈氏手足無措的樣子,趕緊安撫。
“沒錯,娘,再說了,這也是最壞的打算,說不定這雨以後不會再下了呢!也說不定,這河堤就擋住水災了!現在我們只是討論最壞的結果。”枝兒也趕緊安慰杜沈氏,她也沒想到,只是這麼一個北遷的話題,便會把杜沈氏嚇成這樣。
“沒錯,”杜老爹看著杜沈氏一字一句的說“你放心,我們家必不會到那般境地,不僅我們家,還有岳家,無論發生什麼,我們定然會安然無恙。”
聽到杜老爹的話,杜沈氏鎮定下來,是啊,自己有什麼好怕的呢?自己的丈夫是舉人,兒子也是秀才,在縣裡都是數得上的人家了,有什麼事能難倒自家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