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前我就已經知道,一開始便抱著只為增長見識的想法跟來,所以並沒有留下什麼怨恨。
我離開大道,在深山中前行,大概走了六、七個小時的山路,在一個洞窟前停下。
石洞不大,兩米高,十米深,地面十分乾燥。
我小心翼翼地探索了一遍,發現不管是洞內還是洞口附近都沒有發現野獸出沒的痕跡,我這才鬆了一口氣,這裡作為臨時的據點非常合適。
這個洞窟是我在早前外出打獵的時候發現的,獵戶村的村民一般都不會跑到這麼遠的地方打獵,除非獵物稀缺,畢竟一來一回就大半天,如果再加上追尋和狩獵獵物所需要的時間,當天恐怕是回不了村子。
我一般也不會跑到這麼遠的地方狩獵,只是在偶然的情況下,小白髮現了一頭受傷的牛驢,結果一路追蹤到這裡並發現這個洞窟。
牛驢,就是村民用來拉貨車的牲口,性格溫馴,牛身驢頭,驢頭上還長了牛角,是一種毀三觀的生物。
牛驢的體型龐大,正常情況下我就算發現它們也不會去狩獵這種大型動物,不是危險,而是獵到了也帶不走。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獵戶的做法是,挑貴重的部分帶走,其餘的都會扔掉,但我並不喜歡這種做法。
我發現這頭牛驢的時候,它正好跟一頭棕熊拼命,牛驢身上有多處爪痕,特別是臀部位置,三條爪痕深可見骨。
但牛驢卻在一次反擊中,它的角一下子刺進了棕熊的前胸。
棕熊一瞬間便倒下來了,傷口處鮮血噴湧而出,說不定剛好被刺中了心臟。
在這個異世界,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關係經常會出現反轉的情況,相似的情景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了,就算牛驢平時性格溫馴,一旦拼命起來也是非常恐怖的。
之後我一直追蹤受傷的牛驢。
我追蹤它的目的並不是打算狩獵它,而是想將它活捉回去,之前已經介紹了很多次,牛驢本來是非常溫馴的動物,草食性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村子曾經有人將野生的牛驢成功捉回去圈養的例子。
一頭活生生的牛驢是非常值錢的,放在現代一頭千斤重的肉牛,可賣2萬大元,當然具體價格還要看牛的品種,名種牛肉更是天價,像義大利的“奎寧牛”,法國的“夏洛莉牛”等等,身後廚師兒子的我雖然沒吃過,但經過能夠聽到它們的名字。
地球那邊的情況就先不管,在這裡,一頭壯年的牛驢,可以輕易換取它自重十倍的糧食,也就是說,一頭千斤重的牛驢,可以等價交換上萬斤的糧食。
要知道一個成年人,一天只需要吃2斤糧食就能夠滿一日所需,一年吃不下千斤,萬斤可以供一個人吃上十年,這就是一頭成年牛驢的真實價值。
我不辭勞苦地追著受傷的牛驢跑了半天,就是想將它牽回去賣掉,從而改善一下我貧困的生活狀況。 看著逐漸散去的村民,我長長地嘆了口氣,這就叫有心無力嗎?看來我沒什麼交涉的能力,我稍微自我檢討了一下,剛才說話的方式過於急切,或許應該先跟村裡部分長老進行詳細溝通,得到他們認同後,再嘗試提出隔離的方案。
但是想要說服那些頑固的長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在那些長老裡頭本來就有一些看我不順眼的人在,就像那個叫梅西的老頭。
想用現代的醫學知識去說服他們,難度非常大,畢竟我們之間的觀念和知識差距太大,很多事情就算我願意花時間去解釋,對方也不可能聽得明白。
我找到村長,並將一些剛才還來不及跟村民說的話,詳細地交待了一遍。
我們談話的內容仍然是圍繞著如何防禦瘟疫在村子中傳播,要知道我剛才跟村民說的“隔離”措施只是防禦瘟疫的第一步而已。
結束了談話後,我迅速回到我在村尾新建的家。
你們問我現在正在做什麼?我正在打包收拾行裝,準備第一時間離開村子。
我的東西並不多,一個揹包就裝好了,幾天前我已經有了離開的打算,東西早已經整理得七七八八。
我終歸是個外來者,在他們眼中我又是一個小孩,關鍵時刻在村子裡說話缺乏份量,我雖然擔心村子的安危,但我已經盡力了,我沒有就瘟疫這事繼續跟村民糾纏下去的意思,我問心無愧,之後村子怎麼樣已經與我無關。
或許有人覺得我冷淡,為什麼不再努力一下,那是因為我非常瞭解村裡的那些長老的頑固程度,想說服他們,就好比說服一個逢年過節一定要燒香拜神的老人家別再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