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兄弟留神!”一溜火光竟向那劍光投去,只聽到述明說聲“好!”跟著就是“擦擦擦”三聲,那段枯枝已被截成四段,跌落在地上,王述明給他這一鬧,劍光益發加緊起來,簡直就是一團白光,完全看不到身形,這時王述先又喊“兄弟小心”!一舉手就是一大把泥沙向白光投去,卻聽到述明大喊:“來多些!”王大伯,任乾玉,丁世成,王述先幾人忍不住紛紛掬起沙泥向白光裡投去,鬧了一陣,只見白光向上一起,王述明已跳出圈外,劍尖下垂,向各人又是一揖;各人朝那地上一望,更是大驚。原來原先練劍的地方,方圓三丈都堆高約半寸的泥沙,成了一個大圓圈,顯然是剛才四人投擲的沙泥造成的結果,王仲甫看到這種情形,也得意忘形地叫起“好”來。
王述先詫異地問道:“你這套劍術用起來,我一招也不懂,大概就是你新學來的了,怎麼這樣神奇?述明道:“是新學到的,我也不過在下午才練一次呢!”“才練一次?就是你在崖底練那慢吞吞的?”誰說不是?不過我把它舞得快起來罷了!”
各人聽了他倆兄弟一問一答,又是羨慕,又是驚奇,王述明才練過一次,就能使用起來投沙不進、潑水不入,這種學武的天資,確非常人所及,而他那未見面的師父武功之高更由此可知了。到吃烤蚺肉的時候,各人恨不得把王述明肚裡頭的武學,統統掏出來欣賞欣賞,除了王仲甫之外,無不絮絮不休地問著,才知道王述明剛才使出來的不過是師門“錦”、“瑟”、“年”、“華”、“江”、“山”、“無”、“恙”、“覺”、“明”、“慧”、“悟”,十二字劍術中的“錦”字劍術,而這十二字劍術中,一套此一套精妙,“錦”字劍已是如此,其他不問也可知道了。
王述明拿上來的蚺肉雖然不多,但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時候,人人都興高采烈忘其所以,霎時間,把十多斤的蚺肉一掃而光,然後由王述明傳授“引氣歸元”的口訣,並且打坐示範起來,各人也都興沖沖地認真去學,結果每人都自己覺到,周身百骸舒暢無比,王述先更是覺到一縷熱氣直貫丹田,自身的功力又進步了不少。
次日早晨,山崖下雖然仍是一片漆黑,述明向各人說了一聲“去拿蚺肉上來”,一縱身竟往崖穴下跳,嚇得王仲甫等人魂飛魄散,只見一團紅光像殞石似的直達崖底,不久,果然看到紅光再現,不一會,王述明已回到崖上,這次他帶上來蚺肉更多,在崖上烤著吃,然後由王述先、王述明分別把各人揹過吃人圾,彼此依依道別,雖然是英雄氣概,倒也掩不住兒女懷懷,別有一番傷感。
王仲甫等人回到小亭的崖頂,仍是用山藤攀著下去,任乾玉第一個進入小亭卻驚叫起來,各人趕忙過去,也無不驚奇,納悶,而且懷有無限恐怖,原來那被述明視為至寶的蚺龍頭骨已不知去向,而石桌上卻畫上了一個黑色骷髏,伴著寂寞的空山,似乎嘲弄王仲甫這班人馬的草率粗心大意。
………………………………………
第 五 回絕藝震骷髏 蚺頭有跡深霄拒仇敵 寇盜無功
王仲甫領看各人尋遍了荒亭內外,但是對於蚺頭的去向,仍然渺然無跡,只有王述先回到崖頂,舉目四望,除了白雲悠悠,海天茫茫,漁舟點綴著浩瀚的海洋,鷗鷺翱翔在遼闊的天空之外;目力將盡的峰頂上,似乎有一個小白點,但是一閃即逝,也不知是人還是鳥獸之類,估計距離,起碼也有十幾裡的路程,縱然是人,也奈何他不得,只好垂頭喪氣,回到荒亭。
各人在亭子裡討論了一會,王仲甫認為盜蠱頭這個賊人,必然不是正派的人,可能是身悽絕技的黑道中人,其原因就在用骷髏作為標誌這一點上。但是,王述先聽了,卻是不明白,急問道:“為什麼憑一個骷髏頭的標誌,就可以斷定不是好人呢?”兩隻眼睛焦急地等待答案。
王仲甫先看了各人一眼,然後沉著聲音對王述先道:“孩子,你沒有踏上江湖,難怪你不知道江湖人的習性,不過,憑著想像,也應該知道多少:如果是正派人士,他們所用的綽號無非是:‘雁’,‘鶴’,‘蛟’,‘龍’,或是用他們的兵器為綽號,也許用他們的嗜好為別名。固然也有邪魔外道,自稱為什麼雁鶴蛟龍;但正派俠士絕對不屑用什麼豺狼蛇鬼來做別號,尤其是骷髏,白骨,這一類陰邪,殘酷,兇險的東西,更不會為正派人士所樂用,因此,我們就可以斷定盜去蚺頭的賊,必然不是善類,還說不定是正派人土中的大敵哩”。
這一個見解說得各人不斷地點頭,王述先見說蚺龍的頭骨可能落到邪魔外道的手裡,心裡更加著急,愁眉苦臉幾乎要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