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1/2 頁)
在李延清的眼裡,眼前的這位張允恭張正方,當著李中易的面,大罵銅臭子,簡直就是一隻不知道死活的小螞蟻。
李中易從來沒有大興文字案的想法,哪怕是孔昆的口水,經常噴到他的臉上,也都一笑置之。
歷史上,涵養能夠和李中易相提並論的皇帝,也就是宋仁宗了!
讀書人,尤其是恃才傲物的知識分子,或多或少有些情商低的壞毛病。
比如說,李白,詩自然是作得好極了,但是,他的不被朝廷重用,和情商極低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和李白的遭遇,大致相仿的大詩人和大知識分子,還有許多。比如說,杜甫的晚年可謂是淒涼異常。
張允恭確實是只小螞蟻而已,李中易若想收拾他,只需使個眼色,眨眼間,這位張正方必須倒大黴。
不過,李中易並沒有為難張允恭,並且配合他一起的痛罵了一番銅臭子後,獲得了張允恭的極大好感。
“無用兄,得閒的時候,請至小弟的陋室一聚,如何?”張允恭不僅發出了邀請,更把他家裡的詳細地址一股腦的告訴了李中易,“小弟的家在大相國寺附近的……”
李延清的記憶力超群,張允恭只說了一遍,他便牢牢的記在了心裡,再也不可能忘卻。
如果不是李中易就在現場,李雲瀟早就忍不住要砍人了,尼瑪,區區一隻小螞蟻而已,啥球不懂,居然敢肆無忌憚的辱罵主上,這簡直是叔叔可忍,嬸孃絕不可忍!
李中易也是個妙人兒,居然答應了張允恭的邀請,和他約定年後抽空登門拜訪,喝個痛快,不醉不歸。
等張允恭走後,李中易瞟了眼躍躍欲試的李延清,淡淡的吩咐道:“守忠兄,你還是應該多讀點書,讓腦子更加的清醒清醒。這種所謂的讀書人,要麼是家族利益被我動大了,要麼就是我以前所言的傻憤罷了。他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會耍嘴皮子,於國家並無多大用處。偏偏,他們自以為才高九鬥,天下事盡在他們的掌握之中,當權者卻有眼不識金鑲玉。”
“守忠兄,所謂,咬人的狗不叫,不會咬人的狗喜歡亂叫。類似張允恭這種人,無法作官,因過不了科舉這一關,卻牢騷滿腹。造反吧,他們更是無膽,因怕脖子被砍的疼。對於他們這號人,完全不需要費心思,更沒必要大驚小怪,明白麼?”
很想馬上抓人的李延清,仔細一琢磨,立時覺得李中易對張允恭這類人的形象刻畫,實在是入木三分。
從茶樓裡出來後,李中易負手立於街旁,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手裡都提著年貨,個個都是掩飾不住的滿臉喜氣,心裡多少有些成就感。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不管是在哪個時代,手裡有糧食,老百姓們就不會心裡發慌。
至於佐餐的美味佳餚,其實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草民而言,基本上屬於奢侈品的概念。
在農村,農忙時吃幹,農閒時吃稀,才是普遍的情況。
窮苦農民的飯碗裡,不僅沒有多少油水,甚至有大半都是野菜。他們自己種的糧食,於七開八支之後,自己反而吃不起了。
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亦苦!
這裡的百姓,指的就是一直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廣大農民階層。
歷朝歷代的野心家們,興兵起事的時候,大多會喊出極具煽動力的口號:均田免糧或是輕徭薄賦。
然而,真正做到了均田免糧的時期,大多是王朝建立之初的短暫時期罷了。其後,隨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自耕農紛紛破產,財政收入日益減少,剝削卻日益加深,隨即進入治亂的死迴圈。
寧為太平犬,不作亂離人,訴盡了老百姓只求卑微活命的辛酸與苦辣!
在街上,李中易一邊走,一邊看,看到的盡是虛假的繁榮背後,老百姓知足的笑容。
作為實質上的天下至尊,李中易比誰都清楚,抄家得來的田產和糧食,只能暫時填補一下市場的需求,卻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內閣中,對於抄家得來的百萬頃田產,四位相公有四種不同的看法。不過,相公們殊途同歸的觀念,卻是應該將這麼多的糧田儘快賣出,以貼補財政收入的虧空。
李中易卻壓根就沒有想過賣田的事,邏輯其實很簡單,賣地財政,只可能維持一時而已。一旦,到了需要大規模對外用兵或是氣候異常導致的天災人禍之時,遲早會爆發財政和糧食危機。
糧田完全官有,肯定是不可行的瞎搞,王莽當初的試點,已經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