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銅炮(第2/2 頁)
眈的在一旁盯著,他就怕漁翁得利。
契丹人雄踞於燕雲十六州,大周的河北、河南無險可守,耶律休哥分分鐘可以帶領十萬甲騎,傾巢南下,壞了李中易的大局。
李中易想得通透,與其時刻擔心耶律休哥南下,不如借用榆關之地利,水師之機動性,突然增兵榆關,打幽州的契丹人一個措手不及。
除了常駐於榆關的第一軍之外,在水師的協助之下,李紅易先後將二、三、五、四軍調去了榆關。
等水師迴轉,李中易直屬的騎兵營,以及近衛軍的全部,也都要緊跟著北上榆關。
至於開京的防務,李中易還是按照老規矩,打算交給水師都指揮使周道中。
楊無雙正想開口說話,卻見一輛雙馬拖拽的古怪馬車,從李中易身後的隊伍裡緩緩駛出,直奔禮成江畔。
李中易見楊無雙出神的看著特製的雙馬拖車,不由翹起嘴角,信口問楊無雙:“可知這是何物?”
楊無雙從未見過如此怪異的馬車,不過,他畢竟是參議司的代理主官,訊息比碰人靈通得多,猶豫了片刻,遲疑的說:“莫非是那玩意搞成了?”
李雲瀟瞥了眼楊無雙,他心想,軍中的二楊,一個是李中易的門生,一個是掌握軍令的參議司代理主將,還都是頂兒尖的聰明人,能夠猜中李中易經過這麼多年苦心搞出來的炮車大,並不足為奇。
沒錯,楊無雙猜對了,眼前的雙馬拖車,其實就是李中易借用高麗國豐富的銅料,研製出來的火炮及拖車。
只可惜,借用泥模澆鑄出來的銅炮,雖有三百餘門之多,然而,大多數火炮的都存在各種具有安全隱患的裂紋,真正可以拿來禮成江畔實驗威力的,只有十門而已。
至於,李中易一直惦記著的火繩槍,唉,不提也罷,投入進去的大量人力和物力,至今沒個水花都沒見響。
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索和實驗,李中易對於火繩槍的念想,已經由期待變成了失望,又從失望改為灰心。
火繩槍最核心的部分其實是槍管。鍊鋼技術固然不成熟,倒也可以多花些時間精煉一爐好鋼出來,只是成本高得驚人罷了。
要命的是,鑽出一根合格的槍管,其難度完全超過了李中易的想象。
足夠堅硬鋒利的鑽管工具,以及磨平內管的工具,這兩項一直是擺在李中易面前,始終無法逾越的天塹!
火炮,由於發射的是鐵球,其口徑較大,找一幫十歲出頭的,細胳膊細腿的小少年,倒也可以磨平內膛。
火繩槍管,實在是太細了,卻沒有合適的鑽管及膛管工具,李中易只能一籌莫展。
李中易心裡明白,在無法找到有效工具,並且無法生產合格槍管的如今,火繩槍只能在夢裡惦記一下而已。
好在,高麗的儲備銅不少,高麗人的冶金工藝卻極其落後,根本不擅長利用鑄錢,倒是便宜了李中易。
至於鑄銅炮的人力成本,卻是李中易最不需要擔心的事情。從十幾萬高麗奴隸雜役中,精選出來的五百名精壯工匠,在皮鞭和鋼刀的威懾下,幫著折騰銅炮的泥模,可謂是綽綽有餘。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如今三十比一的造炮效率,假以時日,必然會變成二十比一,甚至是十比一,乃至於五比一。
李中易望著正在卸炮的官兵們,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了炮車輪軸上,心中感慨萬千:戰爭還是真燒錢的遊戲。
兩千斤生鐵煉成鋼後,經過反覆煅打揉煉,只得區區一根炮車的主軸。代價也是昂貴的,總共浪費了何止幾十萬斤生鐵,才總算是找到了造出承重主軸的方法。
除此之外,炮車的輪轂,也是大費周折。經過反覆的實驗,近三百幅澆鑄的鐵製輪轂徹底報銷之後,李中易才最終確定下來,輪轂的支撐幅數為十二根條幅。
萬事開頭難!
客觀的說,造炮的成本很高,生產效率低,生產週期長。然而,哪怕低至半年時間才造出一架完整的炮車,卻也比三年才得一張強弓,要強好幾倍。
等官兵們架好炮,將炮口對準江心,填充好火藥之後,眾人在李中易的吩咐之下,全體躲避出去500米以上。
五名配備單筒望遠鏡的觀察哨,按照李中易的事先囑咐,散佈在碼頭下邊的江灘前,緊張的盯著江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