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決斷(第1/3 頁)
李中易在丙營的營區待了足有兩個時辰之久,第三軍的都指揮使廖山河,鎮撫使謝遠等一干將領們,都被楊小乙擋在了戒嚴區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中易遊走於各個帳篷之間。
李中易此來抽查,聽到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廖山河、謝大郎等軍政主將,知道他會不定期的抽查,也就足夠了。
李中易如是長期不進軍營,則主官們欺上不瞞下的勾當,肯定會愈演愈烈,終至不可收拾。
自古以來的拍腦袋決策,都和脫離基層的實際情況有關。野豬皮的雍正,所推行的幾項改革,諸如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和當差,以及養廉銀,為啥那麼遭官僚們的嫉恨?
答案其實很簡單,雍正招招命中官紳階層的要害,割的都是漢族大地主大官僚們的肉。
密切聯絡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實際出發解決群眾的問題,是李中易一直堅持的優良作風。
等李中易聽夠了,走累了,這才喚來廖山河和謝遠,讓他們陪著去主帳歇歇腳,喝杯茶。
在條令的高壓約束下,軍營之中又到處有軍法司的眼線,廖山河和謝遠絕不敢貪汙受賄。
可是,廖山河畢竟是一軍之主將,手裡握著第三軍的實權,揹著李中易搞點藏匿繳獲物資的小動作,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此次攻破安喜後,廖山河為了更好的照應陣亡老部下們的家屬,命心腹指揮私下裡隱匿了一些銀錢。
李中易的突然駕臨第三軍的營地,廖山河心裡直打鼓,莫非是東窗事發了?
廖山河一直偷眼去看鎮撫使謝遠,謝遠雖然沒有參與藏錢,卻是個知情不報者。
如果,廖山河藏錢是為了他自己的揮霍,謝遠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制止他。可是,廖山河偏偏是為了照顧陣亡將士的遺屬,這就難辦了。
謝遠斟酌再三,陣亡將士裡邊也有他的鄉親,就索性裝了糊塗。
軍法司的眼線雖然遍佈全軍,卻不是萬能的。按照條令的標準配置,在隊一級才設定軍法官兩名,忍受畢竟有限。
在大軍展開進攻的時候,按照慣例,一名軍法官跟隨隊正一起行動,另一名則提刀在隊尾監督。
亂戰之中,某些軍官和士兵私藏目標很小的金銀或是銅錢,又有上級打掩護,軍法官們其實很難察覺。
有人的地方,必有圈子,諸如同鄉、同年(講武堂)、同時入伍、一起立過功、一起授過勳等等等,都可以拿來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雖說是君子群而不黨,然而,那是寫到書上,騙傻子的文字。
真實的狀況是,軍中山頭林立,各種朋黨的小圈子,大行其道。
李中易也知道軍中部下們各有山頭,但是,他左思右想,琢磨了很久,卻始終找不到徹底禁絕山頭的有效措施。
人際關係這玩意,完全不可能被條令所量化。難道說,李中易打算出亂命,禁止袍澤之間,走親訪友麼?
軍中的山頭無法被禁絕,卻可以被控制。李中易有意識的採取大換防,或是同級對調的手段,倒也有效的遏制了軍中山頭妨主的風險。
李家軍中,可以有很多的山頭,卻只允許李中易這個山頭獨大。大家有且只有抱緊了李中易的粗腿,才能真正的出人頭地。
講武堂內,完全是李中易的天下。軍中隊正以上的軍官,若想晉升提拔,必須進入講武堂學習深造。考試合格結業分配的時候,由李中易一人獨斷,不容任何人置喙。
甲軍的檢校隊正,畢業分配的時候,一般都會調入乙軍或是丙軍任職。這麼一來,原先提拔的恩主鞭長莫及,再也無法照應其升遷。
朝廷的禁軍,或是一般藩鎮軍閥的軍隊,如果敢這麼幹,軍隊反噬其主,肯定是大機率事件。
李家軍,從河池建軍開始,就一直採取標準化的訓練方式。無論刀盾兵、騎兵、長槍兵、弓弩兵、擲彈兵或是炮兵,都是分別在同一套訓練大綱下,培養起來的戰士。
凡事,有利必有弊!
標準化訓練出來的戰士,成軍迅速,紀律嚴明,對軍陣和武器的理解比較深入。缺點是,很難產生天馬行空的名將!
擅長機動中殲滅敵軍的白起,那是當之無愧的名將。挾碾壓之絕對軍力,滅掉了趙、楚燕三國的王剪,算不算名將呢?
這的確是個問題!
偏偏,李中易學不來白起那一套,只能以王剪為師。李中易是超級務實的政客和軍閥,他信奉的原則是:在絕對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