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萬事勸人休碌碌,舉頭三尺有神明。
昔江陰有一布客,姓謝名思泉,從巴州釋出回家,徑從便捷路苦株地經過,一片山路崎嶇,五里不聞雞犬。其山凹中有一人家姓潭,兄弟假以討柴營生。兄名貴一,弟名貴二,兄弟人面獸心,凡遇孤客經過,常行歹意。思泉只欲借問路程,望見二人,迤邐近前唱喏雲:“大哥休怪,此去江陰還有幾日路程?”貴一答道:“只有三日之遙。”貴二問:“客官從何處來?”泉復雲:“小弟自巴州釋出回,到此失路,望二兄指引。”二人曰:“那山凹小路可去。”泉自思二人只是樵夫,遂任意徘徊,去到前途又是峻嶺難攀。泉只得在此等人問路。
不覺貴一兄弟趕到山底,用刀揮中思泉後腦,鮮血淋漓,氣絕而死。二人掩血抬屍,穴埋山旁。當得銀千頭,兄弟歸家將銀均分。倏然半年,括囊弗露。
忽包拯出巡巴州,從苦株地經過。人喝道,馬嘶風,行到半路,聞鳥音連喚:“孤客孤客,苦株林中被人侵克。”拯遂轉鎮撫司安歇,差張龍、李虎尋原鳥叫苦去所,看是甚麼冤枉。
張龍領旨去到苦株林,仍見那鳥叫聲如前,即覷那鳥所在,尋個蹤跡,只見山凹土穴露出死人屍首。張龍回報,拯大驚,遂焚香告天地,祝雲:拯菲才,身任中憲之職,每願百姓舉安,不意苦株山中謀殺這人。古云:人頭落地,三年大亂;鮮血滴地,三年大旱。伏乞上天垂憐生靈,預洩冤根,使臣無愧厥職。
謹告。
至此夜拯隱几而臥,須臾夢見一人,披髮泣於案前,歌絕句訴雲:
言身寸號是咱們,田心白水出江陰。
流出巴州浪漂杆,底柱中流見山凹。
桂花有意逐流水,潭崖絕地起蕭牆。
若非文曲星臺照,怎得鰲頭上釣鉤?
歌罷,又訴曰:“小人銀兩俱編千文字號,大人可差人去他床下搜取,便見明白。”訴訖,乃含淚而去。拯遂會其意,待天明升堂,差張龍、李虎徑往苦株村牌拘貴一、貴二到廳審究。喝道:“你兄弟假以砍柴為由,慣惡謀人,好生細招,免受萬剮。”二人強硬不認。拯又差趙虎、李萬奔往他家,於床下搜出白絲銀若干。拯將銀看,果編得字號。遂大驚罵雲:“劫銀在此,這賊還硬應。”即令張龍將貴一兄弟捆打一番,重挾長枷。那二人受極刑不過,只得從實招認。於是,拯喚張龍、李虎押貴一兄弟二人去法場斬首,懸掛巴州四門,曉諭眾人,自後謀財害命之風已息矣。
…
第二十二回 鍾馗證元弼絞罪
斷雲:
節操根深不怕霜,郄家貪慾已遭亡。
包公靈感神明至,一決冤情顯萬方。
話說滎陽秀才武亮採,有妻胡氏名韋娘,琴棋書畫,無不皆能,閨門如水,克順婦道。窗友郄元弼適來訪亮,時亮出外,陡遇韋娘,弼遂呼:“尊嫂拜揖。”韋娘還禮,只答雲:“尊叔請坐吃茶。”緘默弗言。元弼見了韋娘只髻綰綠,色奪圖畫中人,朱粉末點而天然殊瑩,須臾目搖心蕩,難為自禁,意欲與她私話相敘。怎奈乍逢,未識她意如何,乃作《長相思》一首,書紙上以戲之曰:嬌姿豔資不勝春,何意無言恨轉深?
惆悵東君不相顧,空遺一片惜花心。
韋娘因見元弼戲詞,仍吟相思韻以拒絕弼雲:亂惹浮煙入帳幃,絳羅輕卷映日暉。
芳心一點堅如石,任是遊蜂怎敢欺!
弼聽罷,沒意而回。轉至書館,自嗟一會,曰:玉肌妙手應難畫,才子偶見失魂花。
相如有志瞻月闕,織女無意度銀河。
弼呤罷,眉頭不展,臉帶憂容,悶積數月,無意攻書。適有一婢,彼夜持利劍一把,密往其家,只見門兒緊閉,遂捏鄰居張媽聲叩門叫:“點燈。”時韋娘繡罷將睡,聞叩門點燈者,想似張媽聲,即喚丫頭開門與燈。不覺元弼隨將那婢斬死,直入韋娘睡房。韋娘大驚,忙問:“叔夜至何為?”弼道:“為嫂而來。嫂念小叔青春,肯諧鸞鳳之情,終身感戴,若不相從,利劍在此。”韋娘哭曰:“屈殺我也。”遂呼弼罵曰:“大丈夫立志,當行正道;烈女律身,豈可苟合?縱使殺我,何懼之有?”弼大怒,拔劍殺了韋娘。當時夜靜三更,悄無人知,只有亮奉祀之神明鍾馗者親睹其事。
至次日亮歸家,見丫頭斬死於門內,又見妻斬死於房中,唬得半晌不能言語。自心無奈,只得具告開封府。拯思此乃沒頭官事,如何區處?正要喚亮歸家,聽後日發落,忽然坐後只聞有人聲,不見有人形。拯低耳聽時,聞得聲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