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雲有憐材之心,材豈有背雲之行。雪梅斬死,未識何人密行此兇。乞天昭示。
拯祝罷,乃寢弗覺,夢見有詩一首,書於壁上曰:
雪壓梅花映粉牆,龍騎龍背試梅花。
世人若識其中趣,沼內冤伸脫木材。
拯醒來,忖度半晌,方悟其意。次日升堂,張千勾喚龐龍來府究問。龐龍到廳訴雲:“小的乃學吏,並無受賄,老爺虎牌來拘,有何罪故?”拯道:“這充軍好大膽包身!悄地入徐宅園,殺死雪梅,得金銀若干,你還要強辯?”喝令李萬捆打,用長枷釘了。龐龍失色大驚,心思這場密事,包拯得知,暗歎:“真神人也。”只得直招。拯問:“你奪去金首飾二副,銀子二百,今還有幾多否?”龐龍雲:“銀皆費盡,只有首飾未動。”
遂喚張千押龐龍回取首飾來看。又責龍一百棍,暫囚獄中。令趙虎、薛霸牌喚徐卿、淑雲到臺。
須臾,父女到廳。拯喝道:“老賊重富輕貧,負卻前盟,是何道理?”於是令張千喚出鄭國材到廳,開啟長枷,給衣帽與他穿了。又喚門子擺起香燈花燭,令淑雲就在廳上與國材拜了天地,成了夫婦。庫內權給銀二十餘兩安家,將原金首飾還徐氏回家,追龐龍家產償淑雲夫婦銀兩,趕出徐卿。那夫婦叩頭拜謝包拯出去,鄭仁接至歸家。拯速令李萬取出龐龍,押往法場斬首示眾。申奏朝廷,將薛堂配三千里。後鄭國材聯科及第,終身不忘包公之大恩矣。
…
第二十四回 判停妻再娶充軍
斷雲:
受苦受刑鄭月娘,逆天大罪崔君瑞。
驛中遇兄伸冤恨,包公一判永充軍。
傳聞包公巡撫南直隸,蒞政一清如水,愛民德溥如天,威震一方,明燭萬里。時越州蕭山縣崔君瑞,授金華縣知縣,同妻鄭月娘赴任三年,歷滿朝京。來到琥珀嶺黑松林,遇著一夥打劫強人,將文引、官憑、金銀、首飾盡行劫去。那時君瑞不得已,將妻月娘寄在萬花橋王婆店,徑投蘇州府,謁尚書蘇舜臣,備道琥珀嶺被賊劫去文引金銀數事,哀告尚書,營謀原職。
那時舜臣聽罷,就留住府中,詳問:“令堂、令正安在?”君瑞答道:“老母早喪,妻室未娶。”尚書雲:“山妻單生一女,名喬英,未曾許配。賢契不棄,可與小女諧百年之好乎?”君瑞答道:“蒙大人錯愛,下官敢不從命。但生猥微,千乞佳配令如玉也。”舜臣雲:“說哪裡話?”於是安排筵席,令侍女梅香,請夫人小姐出來,與君瑞相見,就喚喬英與君瑞拜了天地。二人綢繆琴瑟,共效鸞鳳于飛。君瑞遂歌詩一首以遣其情。詩曰:
西山楚水路非賒,結會良緣更可佳。
合巹杯中浮蟻首,玉欄杆下醉春花。
乾坤大道持悠久,琴瑟清聲善室家。
喜氣洞房花燭夜,寧殊海上泛仙槎?
又過半年,尚書為崔君瑞營謀遷官,遣王汴往京打幹。汴至萬花橋王婆店買酒吃,月娘近前萬福,特問:“官人從何而來?”王汴道:“小人從蘇州而來。”月娘道:“既從蘇州到此,我丈夫名喚崔君瑞,為朝覲被賊劫,徑謁蘇州蘇尚書,未識官人知否?”那王汴素與君瑞不合,忙答道:“小娘子,你是他妻子,緣何不隨他同去?”月娘道:“他寄在此,一去六個月不曾轉,未知何如?”王汴道:“我如今為他事過京,他到蘇州蘇尚書老爺府中,娶了蘇小姐,又幹起官,去別處做。”
月娘大哭叫天。王汴道:“娘子你不要慌,待我去京回來,帶你一同前去府中,有何不可。”二人言罷,相別而去。
不覺半月,王汴轉到王婆店,同月娘前往蘇府。見了夫人小姐,哀告了前情一番。忽然君瑞出來,乃見是前妻月娘,遂喝道:“這逃奴,焉敢至此?拐帶金銀,其罪未完,是何人引你進府?”喝令左右棒打一番,隨即寫下解批一道,將月娘解轉蕭山縣,陰賄王汴解到半路傷她性命。王汴領命起解,蘇小姐悄然著梅香送二十貫錢與月娘路上使用,又叫王汴不可害死她命。月娘受訖去了。約來數日。王汴放她自回,轉至府中,雲及鄭氏身亡,君瑞喜不自勝。
月娘行至廣平驛,陡遇一上司在驛安歇。這上司官即月娘兄鄭廷玉是也。月娘思量吃苦,無奈只得具告於上司臺下。廷玉見狀,乃是親妹子月娘,詳審相別原由,月娘將受苦前情逐一告知,又訴君瑞停妻再娶一事是實。廷玉聽了這場言語,其事是實,遂叫一聲:“妹子月娘,我是你兄廷玉。”月娘抬頭,果見是兄,兄妹相認,二人大哭一場。月娘跪告:“老兄得了大官,光顯門閭,但小妹不得蘇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