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家了。
別了,敦煌……
安寧坐在車上,遠遠望著那片大漠被拋在車後,說不清心裡究竟是什麼滋味。
“出來太久了,還真是想家。”
“是啊!也不知我老婆過得好不好……”
“我最想的還是我媽……”
耳邊聽著那些說不盡的思念。安寧心裡突然生出一個無法剋制的念頭。
回家!對,她要回家去看看。回那個在遙遠記憶裡生根的地方……
嚮導演請過假,就脫離了大隊伍。一個人坐上火車。八月末九月初正是夏季客運的高鋒期。在火車上碰到幾個趕去報道的大一新生。看著那些明媚的青春笑臉,忍不住想起那年她入校的時候。那時候媽媽也和這幾個大一生的家長一樣想送她去央劇報道。她卻死活不幹硬把她推下火車。現在看著這些家長臉上半是興奮半是擔憂的表情,很後悔那年的事。就當是旅遊,讓媽媽和她一同去也好啊!
90年代初期,內地資訊還不發達。雖然很多年輕人追星,但一個根本沒演過什麼名劇,唱過什麼紅歌的香港小姐對他們來說根本算不上明星。所以一路上都沒人認出安寧來。
記憶裡的那個小城即墨,並不出名,雖然也是古城了,卻連個火車站也沒有。要在青島下車轉坐客車或出租才能到。當計程車捌進城區,看到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街景時,安寧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
“慢些,再慢些……”
計程車司機從後視鏡裡看她一眼,用山東話問:“大妹子,很長時間沒回家了吧?”
“是啊!很久了……”同樣用山東話回了一句。安寧望著窗外,恍惚地笑著。
住進賓館,略作休整便出了門。沒有叫車,安寧一個人沿著熟悉的街道徐徐而行。現在的即墨剛開始引資招商。過幾年更會大規模地進行城區改建。那時候更是一天一個變化了。
這條老街,她還記得是燒烤一條街。那時候一整條街都是燒烤店。夏天晚上都是大排檔。店面簡陋,可停在路邊來吃飯的車卻有很多是好車。開店的有好多是東北人。那一年還發生械鬥。本地人對東北人,結果本地人慘敗。於是都說東北人手黑,又愛抱團,一打起架來都不知是誰就能抽冷子打你一棒子。本地人都不敢來這條老街找事。又有些老實的當地人連房子都不肯租給東北人。
沿著這條街左捌。走過深幽的老巷。路兩邊隨處可見半人高的月季,新栽的柳樹和老槐樹。偶爾有從院子裡爬出來的絲瓜藤,上面墜著長長細細的青瓜。
記得童年時住的老房子門前就有一棵老槐樹。夏夜,鄰居們端出小板凳坐在樹下納涼。老人們搖著蒲扇,閒話家常。孩子們追逐嘻鬧,偶爾會追幾隻螢火蟲或是守在對角孤零零的木柱路燈下抓拉拉蛄,曬乾了賣到巷口的中醫診所換錢買糖球吃。
突然目光一滯,停下腳步。牢牢盯住不遠處的大黑狗。要說童年時的死敵,非此狗莫屬。就因為狗主人離小賣店只有兩戶人家,她少吃了多少零食啊!而且極悲慘的被惡狗追了整整半條街,才被聞聲趕來的大人解救下來。
瞪著那條警覺地抬頭看她的大黑狗。實在因歷史遺留問題而心結難解。要不是怕被咬,早就上去踢兩腳解氣了。
再走不到一百米就看到那棵老槐樹。這會可能都在午睡,樹下沒有人。繞過去就看見那扇對開的鐵門。門關著,門上大年時貼的“倒福”已經有些發白,殘了邊角卻還沒有撕下來。
透過鐵門上菱形的花柵欄可以看見一個梳著兩個小辮子的四五歲小女孩正坐在板凳上玩。粉色的小裙子,肉乎乎的小胖腿,還有一邊板凳上的布娃娃,都是那麼熟悉……
安寧有些激動抓著門上的鐵柵欄,“小、小妹妹……”
那女孩聞聲轉過頭來。胖乎乎的臉蛋上一對清澈的眸子。好奇而迷茫地看著她。
“你……”好似一盆冷水當頭澆下,又像是放了一半的錄影帶突然絞帶,碟片突然卡住。安寧徹底蒙了。
這是誰?!親戚家的小孩?不記得有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啊!可,這也不是林媛啊!她不記得自己小時候長這模樣啊……
打起精神,安寧勉強笑著問:“小妹妹,這裡是李娟老師的家嗎?”
小丫頭歪了下腦袋,想了下便嗯了聲,“是我媽媽……”
“那,你是林媛吧?”她抱著最後一絲希望。
“不是啊!阿姨……”小丫頭跑過來掂起腳尖使足勁地拉開門栓。“我叫林淑哦!”
“林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