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中看來“**無能”的穆斯林政府,驅逐這些國家的西方勢力。
歷史的改變總是需要一些先驅者。
阿富汗戰爭是兩個超級大國對抗和全球爭霸的一部分,當時的本·拉登不僅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援,甚至還有人將其稱為“英雄”。拉登的許多陰謀詭計和暴力手法就是從中央情報局那裡學來的。美國給了這些“抗蘇鬥士”們大量援助,其中包括專門對付直升機的“毒刺”導彈等尖端武器。中央情報局每年撥出5億美元軍費來武裝和訓練貧窮且手無寸鐵的游擊隊員。美國高科技武器中的不少尖端產品陸續進入了拉登的兵器庫。
這是美國在養虎為患啊……
1989年前蘇聯撤軍後,拉登帶著他的“兄弟們”重返沙特。由於和沙特政府發生矛盾,1994年4月拉登的沙特國籍被取消。
1996年5月,拉登輾轉返回阿富汗,鞏固了他的基地,從此透過高科技手段同阿拉伯世界的追隨者進行聯絡。
在見過拉登的西方記者眼裡,拉登是一個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害羞的人,身材瘦削,留著濃密的絡腮鬍子,像個文弱書生,平時常穿一件白色的阿拉伯長袍,講起話來輕聲輕語,極有禮貌。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卻成了美國的頭號“眼中釘”、“肉中刺”。
這是美國活該,誰讓他瞎了自己的眼睛啊。
海灣戰爭爆發後,拉登認為美國已取代前蘇聯成為“伊斯蘭世界新的惡魔”。1998年2月,本·拉登組織了“伊斯蘭反猶太人和十字軍國際陣線”(“伊斯蘭聖戰組織”是其派生組織)。
本·拉登宣稱:“美國人是真正的恐怖分子”,華盛頓在中東的駐軍是“十字軍”。拉登說,他畢生的目標就是使用暴力手段,將所有的美國人趕出伊斯蘭世界,不管他是軍人還是平民,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老人還是兒童。
這樣做似乎有些過分了,畢竟大多數美國人還是好的嘛!最起碼孩子是無罪的……
美國在中東維持著近2萬駐軍,動輒對中東國家的內政外交指手畫腳;另一方面,美國在全世界竭力宣揚西方(主要是美國式的)民主制度,灌輸西方(主要是美國式的)人權觀、價值觀,在拉登看來美國這種“意識形態入侵”更為可怕。
拉登認為,打擊美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恐怖活動。1998年5月,拉登說,美國陷入黑暗的一天將會很快到來,不久將有震驚世界的暴力事件發生。時隔不久,美國駐東非肯亞和坦尚尼亞的使館同時發生爆炸。
美國立即懸賞500萬美元捉拿拉登。克林頓還不惜動用巡航導彈對蘇丹的希法制藥廠和拉登穴居的阿富汗山區進行轟炸。由於拉登擁有極其先進的通訊手段和許多逃脫追蹤的掩護手法,時至今日,美國仍然不知道他住在什麼地方。
這就是唐魁崇拜拉登的地方,做完事拍拍屁股走人,你還找不到我在哪裡……
美國的特種部隊和情報部門平時被吹得神乎其神,但他們對如何抓捕拉登卻毫無辦法。拉登從來不使用容易被跟蹤的衛星電話,使用的交通工具也都是一些不易被發現的破舊卡車或小車,睡覺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方,並且常常在最後一分鐘改變他的計劃。
這次美國熊了……
………【第二十四章 恐怖的會議】………
本·拉登曾說過:我們不能允許美國人住在神聖的地區。我們要把他們趕出去,我們要對他們發動戰爭。如果以色列人殺死巴勒斯坦的孩子,如果美國人殺死伊拉克的無辜人民,如果大多數美國人支援他們放蕩的總統,這就意味著美國在向我們開戰,我們就有權進攻他們。
美國反恐怖官員對**的態度一直是:我們當然非常想抓住拉登,但要徹底摧毀這張網還要做許多事情,逮捕拉登只是其中的一步。而事實證明,僅僅掌握他每天的活動以及他當時所在的位置等情報,而不知道他下一步計劃,抓捕行動總是會功敗垂成……
每當唐魁看到這些話的時候,他總能感覺到自己的血液在燃燒,然後他總是會拿起拳擊手套對這沙袋一陣猛打!直到自己渾身無力……
唐魁知道,**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完全不是說僅僅靠自己的才智的,還有他的交際能力好雄厚的財力的。
也有稱,**出生於富裕之家,他是沙烏地阿拉伯一名建築界大亨的18個兒子之一,曾經在家族企業中工作了一陣子,但這份工作並未能令這個年輕的穆斯林理想主義者感到愉快。
80年代初,**加入了數以千計阿拉伯青年的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