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相和的,惟有簫了,簫的幽怨迷離和琴的古雅通脫糅成林下之風,超脫現實之境。說起來,這也為何七絃琴為大周士族所偏好的原因。”
禪意的聲音,彷彿秋風一般,沁人心脾。眾人只覺得一股微風飄過,這股風儀卻是在頃刻之間折服了一眾小女子。
納蘭鳳歌點頭道:“正是如此,琴與簫確實是絕配。”
“這女子不簡單啊!這氣度風儀,定然是莫家之人無疑了。”
納蘭鳳歌心中暗自猜測。
與此同時,尤馥瑤清亮的眼眸,淡淡的掃過莫言休,心中卻是不知在想些什麼。
第一卷 天隨人願耶? 第三十六章 道觀
北方,樂奕城。
樂奕城西北側,有一座高山,名曰清淨山,山上風景秀麗最是宜人,乃是天下間數的上的名山。不過此山多險峻,所以遊人並不是許多,卻是清淨異常,也許前人便是以此命名也說不定。
仙山多名士,此山也是如此。山腳下總是聚集著許多人,其中有真正的名士,也有慕名而來的求學者,甚至還有為他們提供食宿的販夫走卒。所以相對熱鬧一些,不過卻有失仙山的風雅。所以真正的隱士,不會久居於此。
從山腳至巔峰,愈加艱險,已經不是凡人可以涉足,便是武藝高強的武人若是上山都要費上好大一番功夫。所以近乎人跡罕至。
不過就在這樣的地方,卻有一間小道觀。
道觀有青色的石牆,磚石都已經開始斑駁,充滿了古老的氣息,顯然這座道觀已經有些年頭了。道觀正中,有一座牌匾。
清淨觀!
清淨山,清淨觀,也許二者有什麼關係才是。
人跡罕至的地方蓋一座道觀,顯然並不是為了香火,大抵是一些真正是隱士道人,希望白日飛昇所建,不過仙人到底虛無縹緲,所以這裡到底也只是一個寄託。
道觀大門是銅質的,歲月的洗禮讓其上多了幾分綠色,倒是增添了幾分鮮豔。
一個老道人,邁著緩慢的步伐,正在道觀中講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道人身軀有些飄渺,明明行進之間非常的緩慢,可實際上每一步都能走出近乎一丈距離,幾乎已經可以媲美仙家法術“縮地成寸”了。
有講道者,自然有聽道者。
聽道之人,自然也是一些道士,除了道士又有誰對所謂白日飛昇如此痴迷?
皇帝是懶惰的,他們往往寄望于丹藥,而不是修持。
道觀的後院,有一座巨大的鴿子屋,陣陣鴿子的鳴叫聲在後院飄蕩。
咕咕!咕咕!
啪啦!啪啦!啪啦!
一陣振翅聲響起,一隻通體雪白的鴿子帶著風聲來到後院,腿上還幫著一個圓筒,原來這些都是信鴿。
一個小道童擎著鴿子,自它的腿上取下信函,一路小跑便來到講道的所在。
“師祖爺爺,莫姐姐來信了!”
小道童面頰通紅,上氣不接下氣的攔住老道士。
老道士輕撫小道童的面頰,手上清氣一閃,小道童只覺得自己渾身一清,剛剛跑動的疲勞立即消失不見。
“謝謝師祖爺爺!”
小道士脆生生的道謝。
看著小道士輕健的步伐,下面聽道的道士心中都是一陣羨慕。
“青雲從小能夠受到老師如此的調理,未來絕對是不可限量啊!”
“嗯,今日的講道便到這兒吧!靈虛,靈雲,靈茗隨我來,其他人便撒去吧!”
老道士看過信函後,輕輕地道。
雖然話語輕柔,卻沒有半分別人忤逆的可能,似乎他的話語就是天道一般。
為首的三個道士點頭稱是,跟在老道士的身後步入了道觀的後殿之內。步履間居然也是邁步如雲縮地成寸!
幾十丈的距離,四人也只不過走了幾十步而已。
道觀的後殿並不是傳說中那樣肅穆,反倒好像一個書香名士的茶亭,渺渺青煙彌散,讓人神思愉悅。
老道士坐在為首的椅子上,將手中的信函遞給三個道士逐一過目。
三個道士開始都是低眉順目,慈祥的緊,可是看過信函之後,都是驚詫非常,甚至還有一人的臉上露出了殺氣。
“珍瓏棋局被破了!這怎麼可能呢?”
靈雲開口道。
靈雲是這裡最年輕的道士,看那模樣最多不過是三十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