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從張公公的眼神中發現了一種讓人很難明白的神色,這神色是包拯所不能夠理解的,就好像包拯整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到了張公公的手裡。
如果是極盡諂媚的官員,此時一定會想盡辦法賄賂好張公公,讓他手下留情,可包拯是不屑做這種事情的。
待傅衛看完印紙歷子之後,表示讚許的說道:“包大人在任一年,政績很好嘛,不僅將牢獄裡的冤案重新調查了一遍,而且還替百姓解決了不少難題,是個好官。”
聽傅衛傅大人這麼說,眾人都有些欣喜,而包拯更是連連拱手,謙虛說道:“為百姓謀福祉是為官父母應做之事,也只有這麼做,微臣才不負皇上聖恩。”
包拯這麼一說,傅衛就更欣賞包拯了,可這個時候,坐在一旁的張公公用那種公鴨聲喊道:“喲,是嗎,可我看這印紙歷子上,也有包大人不少過錯呢,你口口聲聲說不負聖恩,可你怎麼把我們的國舅爺週四平給弄死在這了呢,你這是不負聖恩嗎?”
眾人一聽張公公此言,頓時明白怎麼回事,那周婷是張公公弄進宮的,他的命運可以說跟周婷密切相關,周婷若是得到皇上寵信,那他張公公自然跟著有好處,所以他這次來天長縣,恐怕是受了周婷密令,來找包拯麻煩的。
聽了張公公的話,包拯卻也沒有表現得很緊張,只是拱手說道:“張公公此言差矣,那國舅爺週四平並非我包拯弄死的,而是他非得監斬犯人,被劫法場的賊人給殺了的,怎是怨我包拯了?若這事我包拯有錯,一開始的時候,朝廷怎麼不派人來查,何需張公公此時指手畫腳?”
此言頓時激怒了張公公,傅衛見情形不好,連忙說道:“兩位稍安勿躁,我等只是靠考核政績,然後如實向皇上稟報,一切聽從皇上定奪,不予評價。”
張公公冷哼了一聲,坐下之後便盯著包拯看,包拯見此,也盯著他看,而包拯臉黑,給人一種威嚴之感,那張公公沒看多久,便感覺心慌的厲害,最後不得已扭過了頭。
這傅衛見兩人不再吵鬧,於是說道:“這印紙歷子我會收起來存放好的,交給皇上讓皇上評價,但是我大宋考核政績,並不能單看這些,所以我和張公公兩人恐怕還要在這天長縣打擾幾日,以觀實情,再有就是,包大人,為何你天長縣的財政收入,要比附近其他的縣低這麼多呢,你天長縣也算是富饒之地了啊?”
一聽此話,眾人皆擔心起來,他們知道,朝廷考核最主要的並不是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這種政績,而是你為官一任,在任上有多少財政收入,當然,這財政收入包括稅收以及各種收入。
收入決定業績,不少官員在任的時候就想盡辦法斂財,可斂來的財產還不能據為己有,得用各種手段把這些財產變成稅收,如此一來,稅收高,就表面把一個地方治理的好,那也就是政績高,政績高,自然就是升官加爵。
這是許多地方官常用的伎倆,甚至已經是不成文的規矩,包拯雖是第一次當官,可也知道這規矩,只是這種事情,他是不屑做的。
第311章 失蹤的妻子
第311章失蹤的妻子。
對於傅衛的問題,包拯一時不知該怎樣回答。
難道實話實說,說自己不貪汙,不想辦法斂財,所以財政收入才會比其他縣的低?
這顯然是不行的,就算斂財是不成文的規矩,這層窗戶紙卻也不是包拯能去捅破的。此時的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縣令,人微言輕,捅破了窗戶紙只會成為眾人對付的物件,他包拯雖然清正廉明,可卻不是笨人,更知道審時度勢。
這般想著,包拯才連忙說道:“下官一切稅收都是按照朝廷明文規定的去收的,不敢多要一分一毫,更不敢少要一分一毫,而本官更無將稅收收入自己囊中的事情,所以就這些財政收入,傅大人若是覺得有問題,可調查。”
包拯說完這些話之後,額頭上直冒冷汗,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清正廉潔,這傅衛抓不住把柄,也不敢將他怎麼樣。
只是包拯說完這些話之後,那張公公在一旁又是冷哼了一聲,並且斜眼望了望包拯,可他此時可不敢久望了,因為包拯的黑臉,給他一種心慌之感。
傅衛聽了這話,微微點頭:“嗯,本官會調查清楚的,如果天長縣就只有這些收入,我會如實上報。”
這樣,傅衛又問了其他一些東西,然後便在包拯的安排下住進了天長縣的驛館。
驛館離縣衙大概有一里地的距離,並不是很遠,傅衛的人馬都安排妥當之後,包拯才舒了一口氣,他沒有想到,當個官竟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