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3/4 頁)
的時候,文彥博已經在城門處等候了,他見得包拯和花郎等人,感覺甚是親切,依稀彷彿又回到了他們出使大理時的情形。
大家一番說笑進得京城,先將行李放在了文彥博的府邸,隨後文彥博帶著花郎和包拯兩人進宮面聖,文彥博讓花郎也一起跟隨進宮,讓花郎很是吃驚,包拯赴任監察御史,進宮面聖說得過去,可他去算怎麼回事嗎?
可文彥博卻堅持要花郎跟著去,花郎無奈,只得跟隨。
皇宮很是雄偉,只是有些地方卻已見斑駁,花郎小聲詢問,為何這些地方已經略顯破敗了,為何不修一修?
文彥博淡笑,道:“當家皇上仁慈勤儉,不願勞民傷財!”
聽了文彥博的話之後,花郎對這個歷史上有很高評價的宋仁宗竟然生出一絲期待來,他很想看一看,這個大宋最輝煌時期的皇帝,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不是如歷史上說的那樣,是位仁政愛民的千古明君。
花郎等人進皇宮的時候正是正午,文彥博在大殿外向太監稟報之後,不多時那名太監便匆匆走了來,道:“皇上正在吃午飯,文大人包大人花公子可否等皇上吃完飯再進去呢?”
這太監的語氣像是商量,讓花郎很是好奇,而正當他好奇的時候,那太監連忙解釋道:“皇上從今天早上開始就一直處理周折,早飯只吃了一點,奴才我是怕皇上一接見你們,再沒時間吃午飯啊,還請諸位體諒一下皇上。”
太監的這番言論對於花郎來說可真是稀奇,可對於文彥博來說,他卻似乎已經習以為常,道:“無妨,請公公領我們進去吧,我們不打擾皇上吃飯便是。”
那太監頗有些無奈,最後只得點頭稱是。
因為這不是正規的覲見,所以太監直接領文彥博他們進了皇上處理奏章的御書房,他們進去的時候,宋仁宗正在吃飯,精緻的桌上放著兩個饅頭,一碟小菜,和一碗清湯,花郎和包拯等人見此場景,眼睛不由得溼潤起來,這樣的飯菜,也不過是普通百姓的標準,可堂堂的一國天子,竟然也吃這些。
宋仁宗見文彥博他們幾人來了,放下筷子道:“幾位愛卿就坐吧,如今這裡不是大殿,諸位不必拘禮。”
太監將椅子搬來之後,包拯他們先是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坐了下來。
可包拯坐下了之後,突然又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撲通一聲就跪了下去,道:“皇上勤儉恤民,是我等做官的榜樣,只是皇上只吃這些東西,未免有損龍體啊,包拯請皇上多多愛護身體!”包拯說完跪拜,低頭不起。
包拯突然這樣,是發乎情的行為,若不是花郎忌憚皇上的身份,恐怕早就站出來對他說,身體是人的本錢,吃飯最要緊的便是營養了,你吃的這些,怎麼能夠補充營養呢!
仁宗見包拯如此,卻也不氣,只微微笑道:“包卿家起身吧,你說的這些朕又何嘗不知,只是如今我大宋雖然繁華,可邊境憂患甚重,極其需要軍餉,既然朕提出朝廷官員要勤儉,那朕自然就要做出表率啦,朕既然是表率,就應該知道慎獨,不能因為有人在的時候就做做樣子,沒人在的時候就大吃大喝,包卿家起身吧,你說的這些朕會注意的。”
言語平和,其言其行大有君子風範。
包拯無奈,只得起身,而這個時候,宋仁宗望了一眼花郎,道:“想必這位便是幫忙包卿家屢破奇案的花郎吧?”
花郎連忙起身行禮,道:“在下花郎,給皇上請安!”花郎不知道自己的禮數是否正確,不過宋仁宗並未說什麼,只揮手讓他坐下。
花郎坐下之後,宋仁宗點頭道:“果真是年少有為啊,不錯不錯,日後我大宋百姓的安危,就交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宋仁宗此時也不過二三十歲,可他說話的樣子卻極其老氣,花郎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他少年登基,經歷了太多磨難的緣故。
不過總的來說,花郎對宋仁宗的印象很不錯,在他的觀念裡,皇上要麼要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封疆擴土建功立業,要麼就要像宋仁宗這樣勤政愛民。
如此說了一番家常話之後,宋仁宗這才提到包拯為官的事情。
“包卿家鐵面無私,這些事情朕都已經明瞭,讓你擔任監察御史,也是看重了你這點,希望包卿家莫要讓朕失望才是!”
包拯聽完宋仁宗的這一番話之後,又是跪下一番陳詞,他臉黑,說的話又是義正言辭,所以給人一種極其震撼的感覺。
最後宋仁宗勉勵了包拯幾句之後,便讓他們下去了。
出得皇宮,文彥博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